——XXX集团作风建设专项整治项目结项报告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和《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是新时代深化国企改革的根本遵循。其中,作风建设被明确为推动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必须贯穿于改革发展全过程,以优良作风保障国家战略落地见效。
当前,XXX集团正处于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型的关键阶段,但干部队伍中仍存在作风松散、执行不力、责任虚化等问题,个别单位重部署轻落实、重形式轻实效的现象尚未根除,直接影响安全生产运行效率与管理决策执行力,制约了企业转型升级步伐。
今年以来,我针对这一问题,从小事抓起,从细节严控,开展了为期6个月的作风建设专项整顿。通过一系列有力的措施,取得了一定实效,警醒了一批干部,也处理了一些害群之马。按照省国资委要求,现将具体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具体做法
(一)思想引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一是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根本性任务,牢牢把握国有企业“姓党属国”的政治属性,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将学习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列为党委会、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首要议程,全年组织专题学习研讨28场次,实现中层以上干部全覆盖。
二是同步推进理论教育与警示教育双轮驱动,组织开展“作风建设大家谈”系列活动,面向全体干部职工征集意见建议346条,梳理归纳出共性问题17类,纳入整改清单逐项销号。建立“政治体检”机制,将干部在重大任务、关键时刻的表现纳入政治素质考察范畴,作为选拔任用重要依据。对17个基层党支部开展专项巡察,发现并整改作风类问题53项,整改完成率98%。
三是实施“头雁领航”工程,领导班子成员带头签订《廉洁从业承诺书》,公开接受监督;组织开展“沉浸式”警示教育12次,通过观看警示片、参观廉政基地、撰写反思材料等形式,强化底线思维。整治以来,信访举报量同比下降42%,基层员工对领导班子作风满意度由整治前的78%上升至95%,政治生态持续向好。
(二)制度护航,长效机制稳步构建
一是坚持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围绕作风建设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系统梳理现行管理制度87项,废止过时制度5项,修订完善23项,新建《履职负面清单》《督查问责办法》《会议管理办法》等9项制度,初步构建起以《作风建设总体实施方案》为统领、“N”项配套制度协同发力的“1+N”制度体系。
二是创新推行“三单三查”工作机制,建立动态更新的问题清单、限时销号的任务清单、分级督办的责任清单;配套开展专项督查、交叉检查、随机抽查,形成闭环管理链条。开发上线“作风监督数字化平台”,接入会议管理、差旅报销、公务用车等15类业务系统数据,设置异常行为预警模型,累计识别并处置异常数据127条,预警准确率达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