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XX学校2024—2026年发展规划》,2025年为“XX学校常规管理落实年”。紧扣这一主题,学校将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把常规管理抓严抓实抓细,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稳步持续提升。
一、工作思路
健全完善常规管理制度,继续遵循“外树形象,内强素质”的工作思路,坚持“不折腾,不懈怠”,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管理机制改革,全力推进“1136”工程。即巩固强化1个领导核心——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提升打造1个工作亮点——多元化发展性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调整充实3支管理队伍——党建队伍、级部主任队伍和学生管理队伍;规范落实6项重点制度——学生良好习惯培养制度、教职工考评制度、教学质量分析制度、全员育人导师制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和首课思政负责制。
二、工作目标
1.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2.开发实施“多元化发展性校本课程”。
3.深化提升“学生多元化发展性评价”机制。
4.优化拓展“百名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工程”。
5.推进“首课思政负责制”常态化实施。
6.巩固“学生良好习惯培养”常规化运行。
7.促进“初小衔接教育教学”扎实开展。
8.确保学校安全工作“两手抓两手硬”。
三、工作措施
(一)与时俱进,优化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
1.依法依规办事。落实《XX学校党组织会议议事规则》《XX学校校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XX学校党总支书记和校长沟通制度》《“三重一大”事项决策议事规则》,切实履行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主体责任,保障校长及学校领导班子依法依规行使职权,推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等工作有序高效运行。
2.立足学校实际。促进学校党建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机结合,明确党组织和党员的主体意识、主业意识和主角意识,积极主动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落实到教书育人的本职岗位上;实施党员、青年教师“双培养”工程,把党员教师培养成骨干、把青年教师培养成党员;重视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及其阵地建,逐步健全党团队一体化育人机制。
3.创建党建品牌。遵循“一校一品”党建要求,以创建学校党建品牌为契机,梳理、规范、提升各项党建工作,彰显学校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提升党组织的认知度和影响力,推动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的深度融合,促进党组织的创新发展和学校高质量发展。
(责任处室:办公室、教务处、政教处、团队)
(二)以校为本,开发实施“多元化发展性校本课程”
1.五育并举,实现校本课程“多元化”。在原有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上,开发实施以“中医药文化”“语文诵读”、“数学增智”、“体育艺术全面开花”为主线的“多元化”校本课程,通过课程开发、课堂研究、社团建设、竞赛活动等路径,努力打造“多维共进,学科共生,育人共融”的特色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纵深提升,探究校本课程“发展性”。结合学校实际,做好课程的纵深化发展规划,针对不同的学段采取不同的措施、实施不同内容。在学科主题的引领下,将各类校本课程开发成阶梯性上升、螺旋性提高的全学段覆盖的课程体系,让校本课程体现“发展性”的理念,转变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