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中小银行风险的主要表现
(一)信贷资产质量和资本充足率持续承压。在持续的经济下行压力下,中小银行普遍面临不良贷款上升压力。据银保监会统计,截至2019年9月末,我国城商行不良贷款余额4214亿元,比年初增加1554亿元,不良贷款率2.48%,比年初上升0.69个百分点;农商行不良贷款余额6146亿元,比年初增加792亿元,不良贷款率4%,比年初上升0.04个百分点。国家审计署2018年三季度审计结果披露5省份个别金融机构存在掩盖不良贷款行为,反映出部分中小银行真实不良贷款还要高于账面水平。
(二)流动性风险隐患不断增加。主要存在三方面流动性风险隐患:一是内生性流动性风险。部分中小银行负债短期化、资产长期化现象较为突出,产生了期限错配引起的流动性缺口。二是外源性流动性风险。在市场信用分层后,中小银行同业融资难度明显加大,很多中小银行发行的同业存单到期后无法续做,导致同业资金“断粮”。三是突发性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各类风险的最终表现形式,从历史经验来看,发生流动性风险的机构往往不是流动性本身出现问题,而是其他风险最终传导至流动性。其中,突发事件风险就是一个重要因素。
(三)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风险越发突出。一是大股东占用银行资金。如明天系合计持有包商银行89%的股权,通过实际控制权违法违规占用包商银行大量资金,并形成逾期,最终酿成包商银行信用危机。二是内部人控制进行利益输送。2019年以来,已有30多名银行高管“落马”。从通报的违法违规行为来看,一些高管在银行内部搞“一言堂”,将人权、事权和审批权集于一身,使监督制衡机制流于形式,导致滋生腐败和利益输送。如发生在恒丰银行的“高管私分公款案”,严重损害了银行和股东的利益。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