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此隆重集会,共同回顾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非凡历程,总结来之不易的宝贵经验,表彰为之奋斗的先进典型,并对下一阶段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这既是一次庆祝胜利的总结会,更是一次踏上新征程、续写新辉煌的动员会。
历经多年不懈努力,特别是自新一轮创建周期启动以来,经过全市上下的艰苦奋战,我市成功跻身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行列。这是载入*发展史册的一件大事,是属于全市人民的一份崇高荣誉。这块沉甸甸的奖牌,凝聚着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与坚强领导,饱含着历届市委、市政府的接续奋斗与执着追求,更承载着全市228万人民的共同期盼与辛勤汗水。在此,我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向所有为创城工作付出心血与智慧的广大干部群众、驻*单位、志愿者朋友们,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
一、回顾奋斗历程,深刻总结砥砺前行的宝贵经验
抚今追昔,感慨万千。*的创城之路,是一部荡气回肠的奋斗史诗,深刻印证了只要我们方向明确、上下同心,就一定能够战胜任何艰难险阻,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辉煌。这段历程,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这是一段接续奋斗、久久为功的艰辛历程。 我们始终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龙头工程”和改善民生的“德政工程”。我们曾面临基础薄弱、排名靠后的严峻挑战。面对压力,我们没有气馁,而是确立了“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创成功”的清晰路线图。全市上下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一任接着一任干,一锤接着一锤敲。最终,我们在全国97个地级以上参评城市中脱颖而出,以87.35分的总成绩位列第27名,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中更是以98.91分的高分位居全国第一。这一成绩,是对我们坚持不懈、科学创建的最好回报。
这是一段万众一心、团结拼搏的奋进历程。 文明城市创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来不是党委、政府的“独角戏”,而是全市人民共同参与的“交响乐”。在创城过程中,我们看到了9600多名机关干部下沉社区,与基层群众并肩作战;我们看到了超过38.5万名注册志愿者活跃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累计贡献了超过40万小时的志愿服务时长,用行动擦亮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我们看到了广大市民群众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清洁家园”“文明健步走”等活动,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动局面。正是这股发端于民间、汇聚于全城的磅礴力量,构筑了我们创城必胜的坚固基石。
这是一段以文化人、浸润人心的滋养历程。 我们深知,城市的文明,根植于文化的沃土,彰显于市民的素养。我们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开展公民道德建设。我们精心打造了“*之夏”文化艺术季等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品牌,三年来累计举办各类高品质文艺演出和群众性文化活动超过2.4万场,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我们建成了覆盖城乡的90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并延伸设立了91个文明实践点,让党的创新理论和文明新风飞入寻常百姓家。城市的人文气息日益浓厚,市民的文明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
这是一段共建共享、造福百姓的幸福历程。 创建文明城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是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坚持“创城为民、创城惠民”,将财政资金更多地投向民生领域。四年间,我们见缝插针建设了131个“口袋公园”,让市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我们全力推进298个老旧小区改造,让昔日的老旧楼院焕发新生;我们新建和改造了一批公共卫生间,增设了800多处吸烟亭和便民充电桩,城市功能品质得到显著提升。城市的“颜值”更高了,群众的“幸福感”更强了,荣膺“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便是最好的证明。
这是一段锤炼队伍、砥砺前行的成长历程。 创城是一场硬仗,也是一个大熔炉、大赛场。几年来,全市广大党员干部把创城一线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试金石,敢于担当、善于作为,解决了一大批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一大批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这支在创城炮火中成长起来的干部队伍,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能力作风显著提升,是我们推动*未来发展的宝贵财富。
同志们,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掌舵领航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在于*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在于历届市委、市政府的远见卓识和不懈努力;更在于全市人民的伟大实践和无私奉献。这些在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是我们继往开来、再创佳绩的信心之源和力量所在,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