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突出红色文化特色+构建现代文旅产业体系

调研报告:突出红色文化特色+构建现代文旅产业体系-文库集
调研报告:突出红色文化特色+构建现代文旅产业体系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20
年度会员
付费阅读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近年来,延安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富集优势,抢抓成功创建革命文物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重大机遇,加快构建红色现代文旅产业体系,努力为建设更具引领力、感召力、供给力、竞争力、影响力的文化强省贡献力量。

主要优势

作为中国革命的圣地、新中国的摇篮,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延安拥有悠久厚重的历史底蕴、优美独特的自然风光、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在构建现代文旅产业体系方面优势明显。

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历史上延安一直是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的边塞地区,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在此交融,长期以来一直是陕北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蒙恬、李广、范仲淹、沈括等曾在此留下了不朽功绩。黄帝、黄河两个独具意象的黄色符号构成了独具魅力的祖根文化。非遗文化独具魅力,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个,国家级非遗项目13个、省级85个、市级288个,陕北民歌、子长唢呐、安塞剪纸等16项非遗项目登上央视《非遗里的中国》栏目,受到全国观众的广泛关注。安塞区是拥有“绘画之乡”“剪纸之乡”“腰鼓之乡”“民歌之乡”“曲艺之乡”五张文化名片的县区,安塞腰鼓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延安宝塔是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党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战斗生活了十三个春秋,形成了伟大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延安被誉为“中国革命博物馆城”,是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全市有革命旧址445处,其中国保单位23处,省保单位146处;有革命类纪念馆30座,馆库藏革命文物43673件,其中一级文物189件,二级文物2462件,三级文物9061件。

文旅产业基础优势。20XX年出台《延安市打造重点文化旅游产业链三年行动方案(20XX-2025年)》,细化提出旅游产品、红色教育、研学旅行、团队旅游、红色康养、节庆会展、住宿餐饮、旅游交通、文创制造、文娱演艺10条文化旅游子产业链,确定了相关链主企业,建立财政、保险、用地等方面的政策清单。“十四五”以来,全市累计实施文化和旅游重点项目30个,总投资XX亿元。黄陵县、宜川县成功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宝塔区、黄龙县成功创建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甘泉劳山森林公园和圣地河谷金延安创建为国家4A级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截至目前,延安共有5A级景区4家、4A级景区6家,省级旅游度假区2家,景区总体数量位居全省第二。有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镇1个,省级旅游特色名镇14个、乡村旅游示范村21个。20XX年,延安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19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XX亿元,分别增长1.7倍、2.8倍。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4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