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七化七解”推动食用菌全产业链发展

调研报告:“七化七解”推动食用菌全产业链发展-文库集
调研报告:“七化七解”推动食用菌全产业链发展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20
年度会员
付费阅读

2021年以来,宜川县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促进共同富裕,立足资源优势,确立发展以苹果和食用菌为主的特色现代农业,努力把食用菌打造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着力点、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和高效循环农业的示范点。通过几年努力,食用菌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链持续完善,产业效益加快释放,被确定为全省食用菌产业链建设重点县。为加快推进全县食用菌产业集群化发展,全面提升食用菌全产业链发展水平,组织专门力量开展了系统调研,认真分析了食用菌发展现状,全面查找问题短板,深入研究推进措施,形成了调研报告。

一、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和主要做法

(一)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组建了食用菌工作专班,依托高校帮扶科技优势,建成了集产学研、农科教于一体的标准化食用菌生产基地,被作为市级食用菌产业链主企业培育扶持,与延安大学生命科学院合作,建成菌业研发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引进研发香菇新菌种3种,驯化野生食用菌4个,推广新品种16类24个,获得实用型专利6项。

(二)坚持项目带动、示范引领。整合巩固衔接资金和新吴区、中盐集团、农业农村厅等对口帮扶资金,实施食用菌及其冷藏库等配套设施项目10个,建成食用菌产业研发生产示范基地、香菇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和乡镇区域性食用菌集群生产加工基地8个,辐射带动全县发展食用菌大棚445座,全县菌棒、菌种生产能力分别达标XX万棒/年、XX万斤/年。

(三)坚持创新驱动、科技支撑。聘请专业技术团队,研究形成了一系列适合陕北地区食用菌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模式,通过技术指导、抓点示范、生产调研、科技培训等措施,提升了食用菌产业科技含量。技术团队从大棚棚温、湿度控制、菌棒转色管理、出菇前准备、夏季出菇管理等各个关键环节对种植户进行详细辅导,培养了一批香菇生产技术能手。

(四)坚持全产业链、融合发展。菌棒加工上,利用果树修剪枝条、玉米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加工菌棒,每年消纳果树木屑8000吨,增加农民收益XX万元。食用菌废料循环利用上,将废旧菌袋、菌棒和果枝粉碎后制成生物质颗粒,每年节约生产成本XX万元以上,收益XX万元。产品深加工上,培育了香菇脆片、香菇酱生产等食用菌加工产业。产品销售上,与上海、西安等多家食用菌销售公司签订了长期销售协议,培育了山水裕源出口贸易公司,打开了国际市场,实现了延安香菇出口“零突破”。

(五)坚持联农带农,群众参与。按照“企业+基地+农户”模式,从政策、技术方面为群众提供全产业链服务,将各乡镇建成的出菇大棚流转承包给种植企业、种植大户,增加村集体收入,并组织群众在出菇大棚务工,增加工资性收入,发挥联农带农作用。20XX年全县食用菌产业带动群众就业200余名、增收XX万元,人均增收XX万元。

二、存在问题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6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