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书记领办民生小项目的背景与意义
(一)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基层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群众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的基层治理方式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资源整合不足、服务供给不精准、群众参与度不高等。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成为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的重要课题。“书记领办民生小项目”应运而生,它是基层党组织积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主动回应群众关切的有益探索。
(二)意义
1.强化党建引领:党组织书记作为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通过领办民生小项目,将党建工作与民生实事紧密结合,使党建工作更接地气、更具实效。这不仅增强了党组织在基层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也为基层治理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
2.解决民生难题:民生小项目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如老旧小区改造、环境卫生整治、社区文化建设等。通过书记领办,能够集中资源、精准发力,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小问题”,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和实惠。
3.激发基层活力:书记领办民生小项目打破了传统的部门壁垒和条块分割,促进了基层各方面资源的整合和协同。同时,项目的实施也为党员干部提供了锻炼和成长的平台,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进一步激活了基层发展的内生动力。
4.密切党群关系: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党组织书记深入群众、了解群众需求,与群众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这不仅增强了群众对党组织的信任和支持,也让党员干部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二、书记领办民生小项目的实践探索
(一)项目筛选与确定
1.广泛征集民意:基层党组织通过多种渠道广泛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了解群众的需求和诉求。例如,通过社区座谈会、问卷调查、线上平台等方式,收集群众关于民生改善的想法和建议。
2.精准筛选项目:党组织对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梳理和分析,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筛选出具有代表性、可行性和紧迫性的民生小项目。项目筛选过程中,充分考虑项目的受益范围、资金投入、实施难度等因素,确保项目能够真正惠及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