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大家好!刚才,区人民检察院专委通过精心梳理的 8 个公益诉讼典型案例,以生动鲜活的方式,全方位展现了生态文明领域司法实践的创新成果。这些案例就像 一 面面镜子,既映照出我们在生态保护道路上的成功探索,也反映出存在的不足与挑战,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与深刻启示。与此同时,各乡镇街道、部门代表也围绕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这一核心主题,展开了深入且富有成效的交流。大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分享了在不同领域推动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具体做法、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思路,碰撞出了许多智慧的火花。这场会议,它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活动,更是我们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课”,让我们在思想上深刻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也是推动生态保护实践的“动员会”,激励着我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决心投入到实际工作中。下面,我紧密结合会议精神,围绕“学、谋、干”三个关键维度,详细谈三点意见。
一、在真“学”上下足功夫,筑牢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根基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犹如一股清澈的源头活水,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必须将其作为干部教育的“必修课”、实践行动的“指南针”,让这一重要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一)深 学细悟筑 根基,让理论武装成为生态建设的“指南针” 。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学深悟透理论,才能在实践中不迷失方向。我们要把学 习习近 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高度重视并切实将其纳入区委党校、干部培训中心的必修课程。通过构建“专题讲座+案例教学+实地调研”的多元化教学模式,系统阐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深刻内涵。在专题讲座环节,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进行深入解读,从理论层面剖析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实践路径,让干部们站在更高的视角认识和理解这一重要思想。案例教学则选取国内外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案例和反面教训,组织干部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引导他们从实际案例中汲取经验教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地调研更是让干部们走出课堂,深入基层一线,亲身感受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和挑战,增强学习的直观感受和切身体会。各级领导干部作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力量,要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带头研读《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逐字逐句学习,深刻领会其中的精神实质。同时,要认真撰写学习心得,定期开展交流研讨活动。在交流研讨中,大家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 悟,相互启发、共同提高,确保学深悟透、知行合一,真正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行动。
(二)案例剖析明方向,让实践经验成为生态保护的“活教材” 。 今天的 8 个典型案例,是我们黄岩区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的宝贵财富,既有长潭水库水源地保护的成功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和方法;也有工业废气违规排放的整改教训,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生态保护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潜在风险。各部门要建立“一案 一 剖析”机制,组织干部群众进行现场观摩、复盘讨论。在现场观摩中,让大家亲眼看到成功案例的具体做法和实际效果,感受整改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和危害。复盘讨论时,引导大家从正反案例中深入分析,提炼出“可复制的经验”与“需规避的误区”。比如,新前街道通过“检察建议+行政监管”模式成功解决了垃圾堆放问题。这一创新实践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我们要将其纳入干部培训案例库,作为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和推广。通过详细剖析这一案例的实施过程、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机制以及取得的成效,让干部们了解如何运用法律手段和行政监管相结合的方式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为今后类似问题的处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三)学用结合促转化,让学习成果成为绿色发展的“动力源” 。 理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能“空对空”,必须建立“学习-实践-反馈”闭环机制,确保学习成果能够真正转化为绿色发展的实际行动。人大将联合纪委、审计部门开展“生态理论学习专项督查”,这一举措旨在加强对各部门学习成果转化情况的监督检查。重点检查各部门是否将生态文明思想融入政策制定、项目审批等关键环节。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是否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确保政策的科学性和 可 持续性;在项目审批时,是否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从源头上防止高污染、高能耗项目的上马。对学用脱节、落实不力的单位,将通过“共享法庭”公开曝光并督促整改。“共享法庭”作为一种创新的司法服务模式,具有公开透明、便捷高效的特点。通过公开曝光,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促使相关单位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切实加以整改。同时,建立长效跟踪机制,对整改情况进行持续监督,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真正让学习成效转化为生态保护的实际行动,推动黄岩区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