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民航研究所党员自我剖析与整改反思(八项规定学习教育,躺平式干部)

2025民航研究所党员自我剖析与整改反思(八项规定学习教育,躺平式干部)-文库集
2025民航研究所党员自我剖析与整改反思(八项规定学习教育,躺平式干部)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20
年度会员
付费阅读

一、对照检查情况

(一)不愿担当式“躺平”方面

1.是否对工作缺乏热情和积极性:在日常工作中,我有时会出现对工作热情度不高的情况。对于一些常规性的科研项目,缺乏主动探索和创新的精神,仅仅满足于完成基本任务,没有进一步挖掘项目的潜在价值和意义。例如,在参与一项关于民航安全技术研究的项目时,按照既定的流程和方法完成了数据收集和初步分析后,就没有再深入思考如何优化研究方法、提高研究成果的实用性,存在“差不多就行”的思想。

2.是否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我存在安于现状的心态,对自身的要求不够高。看到周围同事的工作状态和成果,没有产生强烈的竞争意识和追赶动力。在专业知识学习方面,没有制定系统的学习计划,对于行业内的新技术、新理论了解不够及时和深入,导致自己的知识储备和业务能力提升缓慢,无法更好地适应研究所不断发展的需求。

3.是否拈轻怕重,挑肥拣瘦:在工作任务分配时,偶尔会存在拈轻怕重的现象。对于一些难度较大、责任较重的科研任务,会有畏难情绪,更倾向于选择相对轻松、容易完成的工作。比如,在团队合作开展一个综合性的民航科研项目时,我主动选择了自己熟悉且相对简单的部分,而将一些需要跨学科知识和大量精力投入的任务留给了其他同事,没有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勇于承担困难和挑战。

(二)不敢担当式“躺平”方面

1.是否缺乏直面问题的勇气:当工作中出现问题和困难时,我有时缺乏直面问题的勇气。对于一些科研项目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没有积极主动地去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求解决办法,而是选择回避或者等待上级领导的指示。例如,在一次实验过程中,出现了数据异常的情况,我没有立即深入研究,而是寄希望于其他同事能够发现问题并解决,导致问题拖延了一段时间才得到解决,影响了项目的进度。

2.是否怕得罪人,不敢坚持原则:在团队讨论和决策过程中,我存在怕得罪人的心理,不敢坚持原则。当自己的观点与其他同事或领导不一致时,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往往选择妥协和放弃自己的意见。比如,在一次关于科研项目方案的讨论中,我认为方案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但考虑到提出反对意见可能会影响与同事的关系,就没有明确表达自己的看法,最终导致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3.是否怕担责任,遇到风险就退缩:在面对一些具有一定风险的科研项目或工作任务时,我会有怕担责任的想法,遇到风险就退缩。对于一些创新性的研究课题,虽然认识到其潜在的价值和意义,但由于担心研究失败会给自己带来负面影响,就不敢大胆尝试。例如,研究所鼓励开展一些前沿性的民航技术研究项目,我因为害怕承担失败的责任,没有积极报名参与,错过了提升自己科研能力和为研究所做出更大贡献的机会。

(三)不善担当式“躺平”方面

1.是否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无法有效履职:随着民航行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创新的不断推进,我发现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存在一定的不足,无法有效履职。在一些涉及到新的民航技术和理念的科研项目中,由于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不够深入,在工作中常常感到力不从心。例如,在参与一个关于民航大数据分析的项目时,由于对大数据处理和分析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不足,无法独立完成相关的数据分析任务,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请教他人,影响了工作效率和项目质量。

2.是否缺乏科学的工作方法和创新思维:在工作中,我缺乏科学的工作方法和创新思维。习惯于按照传统的方式和流程开展工作,对于一些新的工作方法和理念接受较慢。在科研项目的研究过程中,没有充分运用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工具,导致研究效率低下,成果创新性不足。例如,在进行一项民航市场调研项目时,仍然采用传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方式,没有尝试运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使得调研结果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受到一定影响。

3.是否不善于沟通协调,影响工作开展:在团队合作中,我不善于沟通协调,影响了工作的开展。在与同事和其他部门的沟通交流中,有时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也不能及时理解他人的需求和意图,导致信息传递不畅,工作衔接出现问题。例如,在一个跨部门的科研项目中,由于我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协调不到位,导致项目在各个环节的衔接上出现了延误,影响了整个项目的进度。

二、原因剖析

(一)理想信念不够坚定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8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