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为什么要突出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 因为这是回应群众期待的直接体现。 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最看重的是什么?是教学质量,是校园安全,是教师的责任心。而党员教师恰恰是这些方面的”标杆”。去年冬天,XX乡遭遇暴雪,XX村小通往县城的道路中断,党员教师王老师连续一周住在学校,每天背着生病的小宇走5公里山路去乡卫生院打针,自己却冻出了老寒腿。这件事被家长发在朋友圈后,阅读量超过10万,评论区满是”这样的老师,把孩子交给她放心”的留言。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党员教师的”先锋性”,不在口号里,在雪地里;不在文件里,在家长的口碑里。
二、聚焦当下,以融合之力破发展之题,要抓牢”三个关键点”
2025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也是我县推进教育强县建设的攻坚之年。面对”双减”政策深化、教育数字化转型、教师队伍结构优化等新挑战,党建工作必须找准切入点、发力点,真正成为教育事业发展的”红色引擎”。
关键点一,在”铸魂”上再深化,让理论武装从”入脑”向”走心”升级。 理论学习不是”完成任务”,而是”滋养初心”。去年我们开展”校长讲党课”活动,有的校长照本宣科念文件,教师反映”听着像催眠曲”;但XX中学张校长结合学校发展史,用”从漏雨的土坯房到标准化教学楼,每块砖都刻着党的领导”的鲜活案例讲党课,教师们听得眼眶发热。这说明,理论学习要”接地气”。今年,我们要重点抓好”三个结合”,结合重要时间节点,比如”七一””十一”,组织党员教师重走红色足迹、参观教育基地;结合教育工作实际,比如开学季讲”为党育人初心”,毕业季讲”立德树人使命”;结合教师个人成长,通过”我的教育初心”分享会、”党员成长档案”等形式,让理论学习真正转化为职业信仰。
关键点二,在”融合”上再突破,让党建品牌从”有形”向”有效”提升。 党建品牌的价值,在于解决实际问题。今年,我们要重点打造三类融合品牌,一是”教学攻坚型”品牌,由党员骨干教师牵头组建学科攻关小组,针对新课标落地、跨学科融合等难点问题开展研究,年内力争形成10个以上可推广的教学成果;二是”服务暖心型”品牌,聚焦家长”急难愁盼”,推广”党员接待日””课后服务党员岗”等机制,特别是要解决好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孩子的关爱问题,确保每个孩子都有人管、有人爱;三是”数字赋能型”品牌,依托我县正在推进的”智慧教育云平台”,建立”党员教师线上示范课”资源库,让农村教师足不出户就能学习优质课程,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这里要特别强调,品牌创建不是”贴标签”,而是要拿出”硬指标”——每个品牌都要有具体的服务清单、量化的工作目标和可考核的成效评估。
关键点三,在”强基”上再加力,让基层支部从”达标”向”示范”跨越。 支部是党的”神经末梢”,支部强则事业兴。去年我们评选出的10个”示范党支部”,共同特点是”三个到位”,组织生活到位,”三会一课”从不走过场;队伍建设到位,老党员带新党员、党员带群众的”传帮带”机制常态化;作用发挥到位,在疫情防控、防汛救灾等关键时刻拉得出、顶得上。今年,我们要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实施”头雁提质”工程,对党支部书记进行轮训,重点提升党务工作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真正让”懂教育的管党建,懂党建的促教育”;二是推行”支部联建”模式,组织城区优质学校党支部与农村薄弱学校党支部结对,通过联合教研、资源共享、管理互通,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三是强化”考核倒逼”机制,将党建工作纳入学校年度考核,占比不低于30%,对排名靠后的支部书记进行约谈,对连续两年不合格的调整岗位。
三、展望新程,以奋进之姿谱育人新篇,要永葆”三种情怀”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党建是引领未来的旗帜。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党员教师,都要永葆”三种情怀”,让党建工作的成效真正转化为育人实效。
一要永葆”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情怀。 教育是最需要情怀的事业。记得去年教师节,一位退休老教师来局里送锦旗,上面写着”三尺讲台存日月,一支粉笔写春秋”。他说,”我最骄傲的不是带过多少状元,而是把200多个山里娃送出大山,让他们见过外面的世界。”这就是教育者的赤子情怀。希望广大党员教师把这种情怀融入日常,多蹲下来听听孩子的心声,多弯下腰看看孩子的作业,多静下心来备好每一堂课。特别是对待留守儿童、学困生,要多一些耐心、少一些急躁,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老师爱我”的温暖。
二要永葆”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情怀。 教育是慢的艺术,很多工作需要长期积累才能见效。比如学生的阅读习惯培养,需要从一年级开始抓,持续六年;比如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经历”青蓝工程””名师工作室”等阶段的打磨。去年,我们启动的”青年教师成长计划”,由50名党员骨干教师与100名青年教师结对,目前已有32名青年教师在县级以上比赛中获奖。这说明,只要我们有”钉钉子”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地抓,就一定能积小胜为大胜。希望各学校党组织书记带头抓落实,党员教师带头挑重担,共同把教育事业这张”蓝图”绘到底。
三要永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创新情怀。 教育从来没有固定的模式,时代在变,学生在变,我们的教育方法也要跟着变。近年来,我县涌现出一批创新型党员教师,有的用短视频开展”微党课”,让党史学习更生动;有的开发”红色剧本杀”校本课程,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初心;有的利用AI技术分析学生学习数据,实现个性化辅导。这些创新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希望广大党员教师始终保持开放心态,勇于尝试新技术、探索新方法,让党建工作与时代同频共振,让教育事业始终充满活力。
同志们,教育是民生之基,党建是教育之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肩负的使命光荣而艰巨。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把党建工作抓细、抓实、抓出成效,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我县建设教育强县、培养时代新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最后,我想用一句话与大家共勉,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让党旗在教育一线高高飘扬,让堡垒在育人前沿坚实矗立!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