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党委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市委决策部署,总结上半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下半年重点任务,动员全县上下以 “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奋力推动 * 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刚才, * 同志通报了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 * 同志总结了组织、宣传、统战等工作,几个乡镇和部门作了发言,讲得很实在、很有针对性。下面,结合近期调研和思考,我讲三点意见。
一、在攻坚克难中交出 “半年答卷”,必须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态势
今年以来,面对宏观经济复苏波动、要素制约趋紧、局部疫情反复等多重挑战,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 “ * 生态经济示范区 ”定位,高效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上半年,全县 GDP 同比增长 5 . 8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7 . 2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0 . 1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6 . 5 %、 8 . 1 %,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保持在全市第一方阵,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政府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这里,我要重点讲三个方面的“可圈可点”。
一是 “项目为王”的导向更实了。 我们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 “头号工程”,建立“县级领导包联+专班推进+每周调度”机制,上半年新签约项目 32 个、总投资 186 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 21 个;开工项目 28 个、竣工项目 19 个,形成 “签约即拿地、拿地即开工”的良性循环。特别让我感动的是,在 * 新能源电池项目落地过程中,县自然资源局干部连续 40 天驻点办公,协调解决用地指标、林地审批等难题; * 镇党员干部组建 “项目服务队”,为施工队解决临时用水用电、周边群众协调等问题 23 件,项目从签约到试生产仅用 10 个月,比预期提前 3 个月。这启示我们:只要干部多用心、群众多支持,再难的项目也能啃下 “硬骨头”。
二是 “民生为本”的温度更足了。 我们始终把群众的 “急难愁盼”作为工作的“方向标”,上半年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 78 %。比如教育方面,新建的 * 小学 9 月将投入使用,新增学位 1200 个,解决了城区东部 “入学难”问题;医疗方面,县人民医院与省三甲医院建立“远程会诊”平台,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名医;养老方面,我们在 12 个乡镇试点 “幸福食堂”,采取“政府补贴+村集体运营+社会捐赠”模式,日均服务老人 2000 余人次,很多老人说: “以前吃饭凑合,现在顿顿有热汤,日子越过越舒坦。”这些变化,让我更加坚信:民生投入不是“花钱”,而是“种福”,群众的笑脸就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肯定。
三是 “基层治理”的成色更亮了。 我们深化 “党建+网格”管理模式,将全县划分为 1200 个微网格,选配 1300 名专兼职网格员,实现 “小事网格办、大事乡级管、难事县级帮”。上半年,网格员累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 420 起,解决群众诉求 1800 余件,其中 * 社区网格员 ** 同志,为独居老人张大爷联系医院就医、帮留守儿童联系志愿者辅导作业,被群众称为 “贴心小棉袄”。更值得肯定的是,我们创新推行“乡贤参事会”“村规民约积分制”, * 村通过乡贤捐赠、村民集资,硬化了 3 公里村内道路; * 镇将 “孝老爱亲”“垃圾分类”纳入积分管理,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明显提升。这说明:基层治理既要“靠制度”,也要“聚人心”,只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就能画出最大“同心圆”。
二、在把握大势中认清 “方位坐标”,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