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党的自我革命认识不足
(一)问题表现
1.理论学习浅尝辄止:对党的自我革命理论的学习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在参与社区党组织组织的集中学习时,往往只是“听过就算”,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例如,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论述时,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文字理解上,没有结合社区实际工作去领悟其精髓。对于党的自我革命的历史背景、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没有形成全面、深刻的认识。
2.创新思维较为匮乏:在社区工作中,习惯于按照传统的方式和方法开展工作,缺乏自我革新的意识和能力。面对社区发展中的新问题、新挑战,没有主动去探索新的解决方案。比如,在社区环境整治工作中,一直沿用过去的宣传和动员方式,没有考虑利用新媒体等新手段来提高工作效果。对于社区数字化建设等新趋势,缺乏积极参与和推动的热情。
3.实践转化能力薄弱:虽然学习了党的自我革命理论,但在实际工作中不能有效地将其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在处理社区居民的问题和矛盾时,仍然采用老一套的方法,没有从自我革命的角度去审视和改进工作方式。例如,在调解邻里纠纷时,没有充分运用自我革命的理念,深入分析矛盾产生的根源,导致问题不能得到彻底解决,容易出现反复。
(二)整改措施
1.深化理论学习: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每周安排专门的时间进行党的自我革命理论学习。除了参加社区党组织组织的集中学习外,还要加强自主学习。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文章,观看专题讲座等方式,深入学习党的自我革命理论。每月撰写一篇学习心得体会,与社区党员进行交流分享。邀请专家学者到社区进行授课,帮助党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党的自我革命理论。
2.激发创新思维: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创新培训和交流活动,拓宽视野,学习先进的工作理念和方法。鼓励党员在社区工作中提出创新的想法和建议,并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奖励。例如,设立创新项目基金,对有创新性的工作方案给予资金支持。定期组织创新案例分享会,让党员学习借鉴其他社区的成功经验。在社区工作中,鼓励党员勇于尝试新的工作方式和方法,不怕失败,不断积累经验。
3.提升实践转化能力:建立实践锻炼机制,让党员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党的自我革命理论。例如,在处理社区居民问题时,要求党员从自我革命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定期对党员的实践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指导和改进。组织党员开展实践经验交流活动,分享在实践中运用党的自我革命理论的心得和体会,共同提高实践转化能力。
二、增强党性有所欠缺
(一)问题表现
1.政治立场不够坚定:在面对一些复杂的社会现象和舆论时,部分社区党员的政治立场不够坚定,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影响。例如,在社区网络舆情中,个别党员没有及时站出来维护党的形象和社区的稳定,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传播了不实信息。对于一些错误的言论和观点,没有进行坚决的抵制和批判,缺乏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
2.服务意识淡薄:一些党员在社区服务中存在形式主义,没有真正把社区居民的需求放在心上。在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时,只是走过场,没有实际效果。例如,在社区环境卫生清扫活动中,部分党员只是简单地参与一下,没有认真负责地完成任务。对于社区居民反映的问题,没有及时进行处理和反馈,导致居民对党员的满意度不高。
3.担当精神不足:在社区工作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时,部分党员存在退缩和逃避的现象,缺乏担当精神。例如,在社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由于涉及到一些居民的利益调整,部分党员不敢主动去做工作,导致项目推进缓慢。对于社区的一些重点工作和任务,没有积极主动地承担责任,而是相互推诿。
(二)整改措施
1.强化政治立场: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党员的政治素养和政治觉悟。定期组织党员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党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开展政治立场教育活动,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方式,让党员深刻认识到坚定政治立场的重要性。建立政治立场监督机制,对党员在政治立场方面的表现进行监督和考核,对政治立场不坚定的党员进行批评教育和组织处理。
2.增强服务意识:开展服务意识教育活动,让党员深刻认识到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也是党员的责任和义务。建立服务评价机制,对党员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和反馈。定期收集社区居民对党员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对表现优秀的党员进行表彰和奖励,对服务意识淡薄的党员进行批评教育和整改。鼓励党员主动与社区居民沟通交流,了解居民的需求和困难,积极为居民提供帮助和服务。
3.培养担当精神:开展担当精神教育活动,通过学习先进党员的事迹,让党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建立担当激励机制,对在社区工作中勇于担当、积极作为的党员进行表彰和奖励,对缺乏担当精神的党员进行批评教育和督促整改。在社区工作中,给党员分配一些重要的任务和工作,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担当能力。
三、权力规范运行存在漏洞
(一)问题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