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卷万山来 星垂四野落——对《青年要涵养浩然之气》评析

气卷万山来 星垂四野落——对《青年要涵养浩然之气》评析-文库集
气卷万山来 星垂四野落——对《青年要涵养浩然之气》评析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20
年度会员
付费阅读

气卷万山来 星垂四野落

——对《青年要涵养浩然之气》评析

王会高

上乘之讲,当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荡气回肠;亦如霁月光风,澄明透彻,明心见性。读罢甘肃省财政厅领导在“甘肃财政青年论坛”上的致辞《青年要涵养浩然之气》(以下简称例文),恰有此感。例文以“浩然之气”为核心,以“财政青年”为叙述主体,描绘时代浪潮,回应青年困惑,抒发家国情怀,真可谓气势磅礴如“气卷万山来”,意境深远似“星垂四野落”。其妙处,可用 “思深忧远、理周情至、辞采华章、情动于衷” 来概括。

讲话之难,难在说理;说理之难,难在共情。作者善用“大词”与“小词”相互映衬 :“大词”见格局——“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体现出宏观的视野和高度;“小词”见真淳——“板凳要坐十年冷”“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通俗易懂又亲切自然。尤其值得称赞的是,作者善于将抽象的道理具象化,通过典型场景加以呈现。如“打基础的阶段,就得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韧劲”,一句话把青年干部的“俯身耕耘”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如“风物长宜放眼量”,一句毛泽东诗词,把“跳出财政看财政”的战略眼光阐述得淋漓尽致。更巧妙的是,作者巧用递进、反复、同素词以及排比标题、排比句,使讲话逻辑严密、情感充沛。比如“熔铸了担当的脊梁、催生了进取的动力、孕育了刚正的品格”“奋力书写无愧于时代嘱托、无愧于人民期盼、无愧于青春韶华的财政华章!”等排比句的运用,极大地增强了情感的感染力,怎能不让听众为之动容呢?

文之大者,当为国为民;文之妙者,能入脑入心。例文以“浩然之气”一以贯之,以“四气”层层递进,既见思想之锋,又见情感之柔;既有宏阔之视野,又有落地之方法;既承千年文脉,又应时代呼声。 让人品如苍山雪水,初则凛冽如霜,继则回甘若醴;感似黄河风涛,扑面挟浪千重,入怀融潮万里。

这正是:

浩然一论起风雷,

四气连环次第开。

语寄青春家国事,

文心似月照高台。

附例文(有删减)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4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