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盛夏已至,高温酷暑之下,我县社会治安形势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进入高发、易发期,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任务愈发艰巨。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召开这次夏季社会治安形势分析会,就是要深入分析当前我县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明确下一步工作方向和重点,动员全体同志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全力维护我县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一、准确研判形势,正视问题挑战
当前,我县夏季社会治安总体保持平稳,但仔细分析,各类问题和挑战依然存在,不容我们有丝毫懈怠。从整体来看,随着气温升高,人员流动加大,社会活动增多,社会治安的不确定性因素也随之增加。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全面、客观地看待当前的形势,既要看到取得的成绩,更要正视存在的问题,为接下来的工作找准靶心、精准发力。
(一)刑事犯罪呈多发态势
夏季特殊的气候和社会环境,使得刑事犯罪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发案数量有所上升,给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带来了一定影响。 一是 侵财犯罪频发 , 街头扒窃案件增多,犯罪分子利用夏季人们衣着单薄、警惕性降低的特点,在商场、集市、公交站点等人员密集场所频频作案,涉案金额虽不大,但严重影响群众出行安全感。入室盗窃案件时有发生,部分小区安保措施不到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尤其是老旧小区,被盗现象较为突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持续高发,作案手段不断翻新,群众防不胜防,财产损失较大。 二是 暴力犯罪时有发生 , 因琐事纠纷引发的故意伤害案件增多,夏季人们情绪容易激动,一些小矛盾很容易升级为暴力冲突。寻衅滋事案件在娱乐场所、夜市等区域较为常见,少数人员无视法律法规,扰乱公共秩序,对群众人身安全构成威胁。个别恶性刑事案件偶有发生,虽然数量不多,但社会影响恶劣,严重冲击群众的安全感。 三是 新型网络犯罪增多 , 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除了常见的刷单返利、冒充客服等,又出现了一些新的诈骗形式,如虚假投资、网络交友诱导赌博等,迷惑性更强。网络赌博活动屡禁不止,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平台开设赌场,吸引群众参与,不仅危害群众财产安全,还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网络谣言传播迅速,夏季一些社会热点事件容易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通过网络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 四是 涉黑涉恶势力仍有滋生土壤 , 个别地方存在黑恶势力的残余势力,他们暗中进行敲诈勒索、欺行霸市等违法犯罪活动,对当地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影响。一些黑恶势力 “保护伞”尚未完全清除,为黑恶势力的滋生提供了条件,给打击工作带来难度。
(二)治安案件防控压力大
夏季各类治安案件发案率上升,防控工作面临较大压力,需要我们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加以应对。 一是 公共场所秩序混乱 , 夜市、大排档等场所人员密集,酗酒闹事、打架斗殴等事件时有发生,影响公共秩序。大型活动、节庆期间,人员聚集,容易发生拥挤踩踏、财物丢失等问题,给治安管理带来挑战。网吧、 KTV 等娱乐场所内,寻衅滋事、吸食毒品等违法活动偶有出现,需要加强监管。 二是 流动人口管理难度大 , 夏季外来务工人员增多,流动人口流动性强,底数难掌握,给治安管理带来困难。部分流动人口聚居区环境复杂,治安隐患较多,容易发生各类案件。流动人口中违法犯罪人员比例较高,增加了治安防控的压力。 三是 出租房屋监管不到位 , 一些出租房屋出租人不按规定登记承租人信息,导致出租房屋成为违法犯罪的温床。部分出租房屋安全条件差,存在消防安全、治安隐患等问题,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城乡接合部 出租房屋密集,管理混乱,是治安防控的薄弱环节。 四是 校园及周边治安问题突出 , 校园周边网吧、游戏厅等场所违规接纳未成年人,影响学生身心健康。放学时段,校园周边交通拥堵,人员混杂,存在拐骗、抢劫学生财物等安全隐患。个别不法分子在校园周边进行滋扰、敲诈勒索等活动,对师生安全构成威胁。
(三)公共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公共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夏季由于天气等原因,公共安全隐患更加突出,必须高度重视。 一是 交通安全隐患多 , 夏季雨天、高温等恶劣天气增多,影响道路交通安全,容易引发交通事故。部分驾驶员交通安全意识淡薄,超速、超载、酒驾、疲劳驾驶等违法行为屡禁不止,增加了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农村地区道路设施不完善,农用车辆违法载人现象时有发生,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二是 消防安全形势严峻 , 夏季气温高,火灾隐患增多,居民家庭用火、用电、用气不当容易引发火灾。一些企业、商铺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消防设施配备不足、老化,消防安全通道堵塞,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农村地区消防基础设施薄弱,灭火救援难度大,火灾事故易造成较大损失。 三是 溺水事故风险高 , 夏季是溺水事故的高发期,河流、湖泊、水库等水域成为危险区域,尤其是未成年人溺水事故频发。一些水域缺乏安全警示标志和防护设施,给群众游玩、戏水带来安全隐患。野外游泳、垂钓等活动增多,增加了溺水事故的发生概率。 四是 生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 部分企业在夏季高温天气下违规生产,忽视安全生产管理,容易引发生产安全事故。建筑施工工地在高温时段施工,工人容易疲劳中暑,且施工安全措施不到位,易发生高空坠落、物体打击等事故。危险化学品企业在夏季高温环境下,易出现泄漏、爆炸等安全事故。
(四)社会矛盾纠纷较为突出
夏季社会活动频繁,各类矛盾纠纷也随之增多,若处理不当,容易引发不稳定因素。 一是 邻里纠纷增多 , 夏季天气炎热,居民情绪容易烦躁,因 噪声 、漏水、占地等琐事引发的邻里纠纷明显增加。一些邻里纠纷处理不及时,矛盾逐渐升级,甚至引发治安案件或刑事案件。 二是 劳资纠纷时有发生 , 夏季是建筑、制造等行业的生产旺季,也是劳资纠纷的高发期,部分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引发农民工讨薪事件。企业与员工之间因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福利待遇等问题产生的纠纷增多,处理不当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 三是 医患矛盾依然存在 , 夏季各类疾病高发,医院就诊人数增多,医患之间因诊疗效果、医疗费用等问题产生的矛盾时有发生。个别患者及家属采取过激行为表达诉求,如医闹、伤医等,严重影响医院正常秩序。 四是 土地征用及房屋拆迁纠纷复杂 ,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土地征用和房屋拆迁工作中,因补偿标准、安置方案等问题引发的纠纷较为突出。部分群众对补偿不满,采取上访、阻挠施工等方式维权,给社会稳定带来影响。一些不法分子趁机煽动群众,制造事端,加剧了矛盾的复杂性。
二、坚持严打方针,筑牢安全防线
打击犯罪是维护社会治安的重要手段,面对当前夏季社会治安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以强有力的打击行动,震慑犯罪嫌疑人,筑牢社会安全防线。
(一)严厉打击侵财犯罪
侵财犯罪直接侵害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群众反映强烈,必须加大打击力度,坚决遏制其高发态势。 一是 加大街面巡逻防控力度 , 科学调配警力,增加重点时段、重点区域的巡逻频次和密度,提高街面见警率、管事率。采取步巡与车巡相结合、公开巡逻与便衣巡逻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巡逻防控网络,对街面侵财犯罪实施精准打击。加强与群众的互动,及时接受群众报警求助,快速处置街面突发警情。 二是 加强重点区域排查整治 , 对商场、集市、车站、公园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常态化排查,及时发现和消除侵财犯罪隐患。对侵财犯罪高发区域进行集中整治,组织开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扒窃、抢夺、盗窃等违法犯罪活动。督促相关单位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安装监控设备,加强内部安保力量。 三是 快侦快破现行案件 , 接到侵财犯罪报警后,快速出警,及时固定证据,全力开展侦查工作。加强刑侦、技侦等部门的协作配合,运用大数据等科技手段,提高案件侦破效率。对系列性、团伙性侵财犯罪案件,成立专案组,集中优势兵力,力争一网打尽,追回赃款赃物,及时返还受害人。 四是 强化追逃工作 , 对在逃的侵财犯罪嫌疑人,加大追捕力度,利用各种侦查手段,摸清其活动轨迹,适时开展抓捕行动。加强与周边地区公安机关的协作,建立联动追逃机制,形成追逃合力,不让犯罪嫌疑人有可乘之机。对抓获的犯罪嫌疑人,依法严惩,形成强大震慑。
(二)坚决遏制暴力犯罪
暴力犯罪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社会影响恶劣,必须采取果断措施,坚决予以遏制。 一是 强化情报信息搜集研判 , 建立健全情报信息搜集网络,广泛搜集涉暴力犯罪的线索信息,及时进行分析研判,掌握暴力犯罪的动态和趋势。加强对重点人员的管控,对有暴力倾向、前科劣迹的人员进行重点关注,及时发现和处置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及时获取可能引发暴力犯罪的矛盾纠纷信息,提前介入,妥善处置,防止矛盾激化引发暴力犯罪。 二是 快速反应处置暴力案件 , 接到暴力犯罪报警后,第一时间调集警力赶赴现场,果断采取措施,制止犯罪行为,救助受害人。对正在实施的暴力犯罪,要依法使用武器警械,坚决将犯罪嫌疑人制服,避免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加强现场勘查和证据固定工作,为案件侦破和后续处理奠定基础。 三是 深挖彻查暴力犯罪团伙 , 对发现的暴力犯罪团伙,要深挖彻查,查明其组织结构、活动规律、涉案人员等情况,坚决打掉其头目和骨干成员。加强对暴力犯罪团伙的审讯工作,查清其所有违法犯罪事实,做到除恶务尽。对为暴力犯罪团伙提供庇护、帮助的人员,依法严肃处理,坚决铲除其滋生的土壤。 四是 加强宣传教育警示 , 通过新闻媒体、社区宣传栏等多种渠道,宣传暴力犯罪的危害和法律后果,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选取典型暴力犯罪案例进行公开曝光,发挥案例的警示作用,震慑潜在的犯罪嫌疑人。组织开展反暴力犯罪宣传活动,鼓励群众积极举报暴力犯罪线索,形成全社会共同抵制暴力犯罪的良好氛围。
(三)全力整治涉黄涉赌毒违法犯罪
涉黄涉赌毒违法犯罪不仅败坏社会风气,还容易引发其他违法犯罪活动,必须保持高压态势,全力进行整治。 一是 开展常态化清查行动 , 定期组织警力对娱乐场所、宾馆、出租房屋、网吧等重点场所进行清查,及时发现和查处涉黄涉赌毒违法犯罪活动。对清查中发现的问题,依法从严处理,对涉案场所坚决予以停业整顿或吊销相关证照。建立健全重点场所管理档案,加强日常监管,防止涉黄涉赌毒违法犯罪活动反弹。 二是 严厉打击组织者和骨干分子 , 对涉黄涉赌毒违法犯罪的组织者、经营者、获利者等骨干分子,要坚决依法严惩,追究其刑事责任。加强对涉黄涉赌毒团伙的侦查打击,深挖幕后组织者和保护伞,彻底摧毁其犯罪网络。对为涉黄涉赌毒违法犯罪提供资金、场地、工具等帮助的人员,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三是 加强源头管控 , 加强对黄赌毒物品的管理,严格控制其生产、运输、销售等环节,从源头上遏制涉黄涉赌毒违法犯罪。加大对网络涉黄涉赌毒信息的监测和打击力度,及时封堵、删除有害信息,查处违法网站和账号。加强对易制毒化学品的管理,防止其流入非法渠道。 四是 做好教育挽救工作 , 对涉黄涉赌毒的违法人员,除依法处罚外,要加强教育挽救,帮助其认识到自身行为的危害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开展戒毒康复工作,为吸毒人员提供戒毒治疗和康复服务,帮助其戒除毒瘾,回归社会。加强对涉黄涉赌毒人员的帮扶管控,防止其再次违法犯罪。
(四)严厉打击新型网络犯罪
新型网络犯罪隐蔽性强、蔓延速度快、危害范围广,给打击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必须创新打击手段,提高打击效能。 一是 加强网络安全监管 , 加大对网络运营者的监管力度,督促其落实网络安全主体责任,加强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及时发现和处置网络安全隐患。加强对网络接入服务、域名注册服务等的管理,规范网络服务市场秩序,防止网络被用于违法犯罪活动。定期开展网络安全检查,对存在安全漏洞的单位和个人,责令限期整改。 二是 提升技术侦查能力 , 投入专项资金,加强网络技术侦查装备建设,培养专业的网络侦查人才,提高对新型网络犯罪的技术侦查能力。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对网络犯罪线索进行分析研判,精准锁定犯罪嫌疑人。加强与网络安全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攻克技术难题,提升打击新型网络犯罪的水平。 三是 开展专项打击行动 , 针对当前新型网络犯罪的突出问题,组织开展专项打击行动,如打击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网络谣言等专项行动,形成强大打击声势。对重大网络犯罪案件,实行专案攻坚,集中优势警力,快侦快破,依法严惩犯罪嫌疑人。加强与金融、通信等部门的协作,及时冻结涉案资金,挽回群众损失。 四是 加强宣传防范工作 , 通过多种渠道开展新型网络犯罪防范宣传教育活动,向群众普及网络安全知识和防范技能,提高群众的防范意识和能力。发布网络犯罪预警信息,及时揭露新型网络犯罪的作案手法和特点,提醒群众注意防范。建立健全群众举报奖励机制,鼓励群众积极举报新型网络犯罪线索,形成全民参与、共同打击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