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共同上一堂专题党课。在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里,我们回顾党的光辉历程,缅怀党的丰功伟绩,更要立足当下,展望未来,深入思考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我们农村党员干部应如何担当作为。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农村工作始终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而我们在座的每一位,都是农村发展的直接参与者、推动者,肩负着带领广大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实现乡村振兴的神圣使命。接下来,我将从五个方面与大家深入交流。
一、回顾党的农村工作历程,坚定信心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村是革命的坚实根据地。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深刻认识到农民阶级在革命中的重要力量,将农村作为革命的重要阵地。在艰苦卓绝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深入农村,宣传“耕者有其田”的政治主张,开展土地革命,满足农民对土地的渴望。通过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等一系列实践,组织农民成立互助团体,领导农民围绕土地所有制开展斗争,彻底改变了乡村内部的社会结构。农民群众衷心拥护党的领导,踊跃参军参战、支援前线,为革命胜利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支持,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这段历史充分证明,只要我们党始终站在农民的立场,为农民谋利益,就能赢得农民的信任和支持,汇聚起改天换地的磅礴力量。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农村建设的艰辛探索与伟大成就。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将工作重心转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成为重中之重。在这一时期,“农业学大寨”运动成为乡村建设的典型实践。大寨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治山引水,建设层层梯田,实现了粮食增产,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大寨精神不仅是一种生产模式,更是一种精神象征,激励着全国农村人民为改变生活条件而努力奋斗。全国农村掀起的“农业学大寨”热潮,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生产发展,为后来的农村改革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这一时期的实践让我们看到,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团结带领农民群众,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实现不了的目标。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农村改革释放强大活力。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的“大包干”创举,拉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赋予了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热情,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国的温饱问题。随后,中央关于“三农”问题连续出台的“一号文件”,持续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2005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启动,农村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农村基层民主制度不断完善,公共文化建设日益丰富,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蓬勃发展,医疗卫生体系和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这一系列成就表明,改革是农村发展的强大动力,只要我们顺应时代潮流,勇于改革创新,就能不断开创农村发展新局面。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开启农村发展新征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农村改革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这一战略引领下,农村产业不断升级,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如今,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农村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就一定能够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回顾党的农村工作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党始终把农村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一以贯之地关心农民、支持农业、建设农村。每一个阶段的成功实践,都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经验,坚定了我们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到农村发展的各项事业中去。
二、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助力产业振兴
(一)带头发展特色农业,做产业兴旺的引领者。 特色农业是农村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能够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提高农业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我们农村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探索适合本地发展的特色农业产业。要深入研究市场需求,结合本地土壤、气候、水资源等自然条件,选择具有市场潜力的特色农产品,如特色水果、蔬菜、中药材、养殖品种等。带头学习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引进优良品种,通过自身实践,为农民群众树立榜样。例如,通过外出学习考察,引进了特色农产品种植技术,经过几年的努力,不仅自己实现了增收致富,还带动了周边农户参与种植,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形成了规模化经营,产品畅销市场,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我们要像他一样,积极主动地在特色农业发展中打头阵、当先锋,引领广大农民走上产业兴旺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