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违规吃喝专项问题整治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上级关于整治违规吃喝问题的部署要求,动员全体干部职工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强化措施、严肃纪律,努力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纪律保障。
一、以思想警醒催生行动自觉,达成违规吃喝整治共识
思想是行为的指南,深刻的认识是推动整治工作的源动力。违规吃喝问题看似小事,实则是关乎党风政风、影响党在人民心中形象的大事,我们必须站在政治和纪律的高度,充分认识整治违规吃喝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严守政治纪律,强化红线意识
违规吃喝往往是违反政治纪律的开端,是对党的纪律红线的公然挑战。党的纪律是铁的纪律,不容任何践踏。党中央多次强调要严守政治纪律,坚决反对“四风”,而违规吃喝正是“四风”问题的典型表现。从全国范围来看,一些地方出现的违规吃喝现象,不仅造成了公共资源的浪费,更严重的是滋生了腐败的温床,损害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我们必须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深刻认识到整治违规吃喝是维护党的纪律严肃性的必然要求,是贯彻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是确保党员干部队伍清正廉洁的重要举措,切实增强红线意识和纪律观念。
(二)聚焦群众期待,回应社会关切
人民群众对党员干部的作风有着殷切的期望。违规吃喝问题直接影响到群众对党员干部的信任,关系到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群众对少数干部的违规吃喝行为深恶痛绝,这种行为破坏了党群干群关系,损害了党在群众中的公信力。我们要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敬畏之心,扎实开展违规吃喝专项整治工作。要坚持以群众满意为标准,把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违规吃喝问题作为工作的重点,以实际行动回应社会关切,不断提升群众对党员干部队伍的信任度。
(三)审视单位现状,增强自律意识
近年来,我们在作风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不能忽视违规吃喝问题的存在。从内部的监督检查情况来看,虽然大部分干部能够遵守纪律要求,但仍有个别人员存在违规吃喝的风险。例如,在公务接待中存在超标准接待、违规饮酒等现象;还有部分干部参加私人聚会时,接受管理服务对象的宴请,造成不良影响。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人身上,但如果不及时加以整治,就可能蔓延开来,破坏整个单位的风气。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违规吃喝问题的严重性,增强自律意识,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抵制违规吃喝行为,共同维护单位的良好形象。
二、以制度完善构筑纪律防线,夯实违规吃喝整治根基
制度是约束行为的有效手段,健全的制度体系是防范违规吃喝问题的坚固堡垒。
(一)健全制度体系,做到有章可循
制度的全面性是确保违规吃喝整治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我们要围绕公务接待、公务活动等容易出现违规吃喝问题的关键环节,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一是完善公务接待制度。明确公务接待的范围、标准、审批程序等,例如制定《单位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对用餐标准、陪餐人数、接待场所等作出详细规定,确保公务接待规范有序。二是建立财务报销制度。加强对公务接待费用报销的审核把关,要求报销时必须提供详细的消费清单、接待事由、参加人员等信息,杜绝违规吃喝费用的报销。三是规范公务活动制度。对各类公务活动中的餐饮安排进行规范,严禁在公务活动中违规公款吃喝或者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
(二)强化制度执行,确保令行禁止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严格的执行是制度发挥作用的关键。我们要建立强有力的制度执行监督机制,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一是加强内部监督检查。成立专门的纪律监督小组,定期对各部门和干部职工的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发现的违规吃喝问题及时进行调查处理。二是发挥群众监督作用。设立举报信箱、开通举报电话、建立网络举报平台等,畅通群众监督渠道,鼓励群众对违规吃喝行为进行举报,对经查实的举报给予举报人适当奖励。三是严格责任追究。对违反制度规定参与违规吃喝的干部职工,要按照规定严肃追究责任,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警告、党纪政纪处分等,形成制度的威慑力,防止制度成为一纸空文。
(三)建立长效机制,实现长治久安
违规吃喝问题的整治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建立长效机制。一是开展定期廉政教育。将廉政教育纳入干部职工培训的重要内容,定期组织学习党纪国法、廉洁自律规定等,不断强化干部职工的纪律意识和廉洁意识。二是进行廉政风险评估。定期对单位内部的违规吃喝风险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防控措施,及时发现和堵塞制度漏洞。三是建立廉政档案。为每位干部职工建立廉政档案,记录其在廉洁自律方面的表现,包括是否存在违规吃喝等问题,将廉政档案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