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分析当前我区重点项目建设的形势,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鼓足干劲,全力推动我区重点项目建设再提速、再提质、再提效,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重点项目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重点项目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是拉动增长的“动力源”,是改善民生的“加速器”。抓好重点项目建设,不仅关系到当前经济指标的完成,更关系到我区长远发展的根基。我们必须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其极端重要性,切实增强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项目是发展之基,必须紧抓不放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基石,没有项目的支撑,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牢牢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才能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一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项目建设能够直接带动投资增长,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立竿见影。一个大项目的落地建设,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形成产业链条,产生乘数效应,有效促进GDP增长。二是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抓手。通过引进和建设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能够推动我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改变传统产业占比过高的局面,提高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实现从低端向高端、从粗放向集约的转变。三是增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支撑。重点项目的集聚效应能够吸引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向我区汇聚,形成独特的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拥有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重点项目,能让我区在区域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提升整体发展水平。
(二)项目是民生之本,必须用心用情
项目建设与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一个好的项目能够切实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项目建设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一是改善基础设施的有效途径。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能够解决群众出行难、用水难、用电难等问题,完善城乡功能,提高城乡承载能力,让群众的生活更加便捷舒适。二是提升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项目的落地,能够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公共服务。三是增进群众福祉的直接体现。产业项目能够创造大量就业岗位,让群众实现就近就业,增加收入;环境治理项目能够改善生态环境,让群众呼吸到新鲜空气、喝上干净水、生活在优美环境中,切实感受到发展带来的实惠。
(三)项目是责任之要,必须勇于担当
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是我们肩负的重大责任,是检验我们工作能力和水平的“试金石”。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主动担当作为,把项目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一是践行初心使命的具体行动。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就是为了让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践行初心使命的生动实践。二是展现担当作为的重要平台。当前,我区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在重点项目建设中,我们要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以实际行动展现担当精神和务实作风,攻克项目建设中的各种难题。三是推动区域发展的必然要求。实现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一个个项目的支撑和推动。我们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以赴抓好项目建设,为区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开创我区发展新局面。
(四)项目是机遇之窗,必须牢牢把握
当前,国家和省市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项目建设的政策措施,为我们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重点项目建设是我们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重要抓手,一旦错失机遇,就会落后于人。一是抢抓政策机遇的重要载体。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我们要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把政策优势转化为项目优势,通过项目建设推动政策落地见效。二是利用资源优势的有效途径。我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重点项目建设能够将这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我们要依托资源禀赋,谋划和建设一批特色项目,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三是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契机。通过引进和建设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变我区的发展面貌,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我们要牢牢抓住这个机遇,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推动我区发展迈上新台阶。
二、正视当前形势,准确把握重点项目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区重点项目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和短板,面临着诸多挑战。只有正视这些问题,才能有的放矢地加以解决,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
(一)项目推进有成效,值得肯定
近年来,在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区重点项目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一是部分项目顺利竣工。一批基础设施项目、产业项目和民生项目相继建成投用,如XX道路拓宽工程、XX工业园区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XX学校新校区建设项目等,有效改善了我区的发展条件和群众生活。二是投资额度有所增长。随着一批重点项目的开工建设,我区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一定的增长态势,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XX亿元,同比增长XX%。三是带动就业效果明显。重点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为当地群众提供了众多就业岗位。仅XX项目就吸纳本地就业人员XX余人,有效缓解了就业压力,增加了群众收入。
(二)项目建设有差距,不容忽视
与先进地区相比,与我区发展的需求相比,重点项目建设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项目进度滞后计划。部分重点项目由于各种原因,未能按照既定计划推进,进度滞后。如XX项目,原计划今年6月底完成主体工程,但目前仅完成了XX%,严重影响了项目的整体推进。二是部分项目质量不高。一些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存在偷工减料、施工不规范等问题,导致项目质量达不到要求。如XX水利工程,在验收过程中发现部分设施存在安全隐患,需要返工整改。三是前期准备工作不足。项目前期的调研、论证、规划等工作不够扎实,导致项目开工后出现诸多问题。有的项目由于征地拆迁工作不到位,迟迟不能开工;有的项目由于资金筹措方案不完善,建设过程中资金链断裂。
(三)瓶颈制约较突出,亟待破解
重点项目建设面临着土地、资金、审批等多方面的瓶颈制约,这些问题不解决,将严重影响项目建设的进度和质量。一是土地资源紧张。随着我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需求量不断增加,而可用土地资源有限,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一些重点项目因土地指标不足而无法落地,或因征地拆迁难度大而进展缓慢。二是资金筹措困难。项目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目前我区项目融资渠道相对单一,主要依赖银行贷款和财政资金,社会资本参与度不高。同时,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银行信贷政策收紧,企业融资难度加大。三是审批流程繁琐。项目审批涉及多个部门,审批环节多、流程长、效率低。一些项目在审批过程中,由于部门之间协调不畅、审批材料不规范等原因,导致审批时间过长,影响了项目的开工建设。
(四)工作作风有短板,需要改进
在重点项目建设工作中,部分单位和干部的工作作风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项目建设的推进效果。一是责任落实不到位。一些单位对重点项目建设的责任认识不清,任务分解不明确,导致工作中出现推诿扯皮现象。有的干部对分管的项目不关心、不过问,没有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二是协调配合不顺畅。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各自为政,工作衔接不畅。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问题时,部门之间相互推卸责任,不能及时形成解决方案。三是服务意识不够强。一些部门和干部服务企业、服务项目的意识淡薄,存在“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的现象。对企业和项目单位反映的问题,不能及时给予解决,影响了项目建设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