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公司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紧紧围绕国企建筑行业的特点和发展需求,牢牢把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将思政工作作为企业发展的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来抓。立足建筑行业竞争激烈、项目分布广泛、施工环境复杂的实际情况,在全体员工中厚植“拼搏奉献、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创新实施“学、谈、导、育、行”的“五字法”,构建完善“三级联学、五情关怀、联动宣传、文化铸魂、实践建功”等五大体系,全力燃旺思政工作“炉火”,在企业内部形成“同心、同向、同行、同力”的“大思政”工作格局。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以“学”为牵引,打造三级联学体系,筑牢思想之基
聚焦领导干部。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委会“第一议题”等形式开展学习研讨80余次,沉淀形成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60余项,且100%落实到位。组织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专题研讨班等各类培训50余期,覆盖领导干部及中层管理人员近千人次,提升了领导干部的政治素养和决策能力。
公司党委把“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职工群众”作为思政工作的首要任务,聚焦“领导干部、党员骨干、一线员工”三类重点群体,以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等为契机,打造三级联学体系,引导广大职工筑牢信仰之基,拧紧思想“总开关”。
聚焦党员骨干。策划开展“线上微党课”、红色经典读书分享会、政治理论知识竞赛、“红色工地云参观”等特色专题学习活动60余场,切实增强了党员骨干的党性修养和责任意识,筑牢了理想信念。
聚焦一线员工。创新“班前会集中学、工地宣传栏随时学、线上平台自主学、红色影片观影学、榜样分享交流学”五学模式,开展“员工大学习”、工地党史小故事分享、劳模工匠事迹宣讲等活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一线、深入人心,鼓舞员工立足岗位建功立业。
(二)以“谈”为抓手,打造五情关怀体系,化解思想困惑
打造“五情工程”(亲情、友情、真情、热情、温情),抓实谈心谈话,及时了解员工所思所想,办好为民实事。
畅通沟通渠道,倾听员工心声。组织全公司30个项目党支部深入开展“三必访”“四必问”“五必谈”,100%覆盖全体职工。在此基础上开展员工思想动态分析,进一步了解员工思想动态、及时倾听员工心声。分层分级开展老员工慰问走访、青年员工座谈会、少数民族员工交流会等,结合职代会、企务公开会、工会主席下项目、项目经理接待日等举措,畅通沟通渠道,切实保障职工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
做实关心关爱,提升员工感知。聚焦员工发展,通过强化技能培训力度、构建“透明晋升平台”、建设人才双向交流体系等举措,为员工成长发展搭台子、提价值。聚焦员工生活,以“员工心声直通车”平台为闭环,建立为员工办实事长效机制,搭建工地心理咨询室、改善项目住宿条件、丰富员工文化生活等切身实事有力提升了员工的幸福感、获得感。
(三)以“导”为关键,打造联动宣传体系,强化正向引导
深化搭建“一点发布、多方联动、多渠道传播、全媒体展现”的大宣传工作体系,切实强化宣传引导,以身边人的奋斗故事,鼓舞斗志、凝聚力量。
树典型、立榜样。依托5G+直播技术,打造“工地直播间”,常态化开展“优秀项目经理”“金牌工匠”“最美建设者”“身边的优秀奋斗者”等典型选树活动。策划“项目攻坚”先进事迹宣讲会、青年奋斗事迹分享会、“红色工地故事我来讲”“工匠精神我来学”“初心党课我来上”等主题宣传活动40余场,在建筑行业媒体、学习强国、集团内部平台等发布视频、图文等宣传作品30余个,以视频、访谈、演讲等多种形式讲述先锋榜样的奋进事迹超80个,发现、发掘一批立得住、叫得响、群众公认的先进典型,把抽象的标准转化为具象的样本。
抓反面,强警示。创新开展“定制化”的专题活动,聚焦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廉洁自律等不同领域的特点开展以“十个一”微活动为抓手的专题“警示教育月”,策划制作“以案为鉴警钟长鸣”警示教育系列短片,用身边事警示教育身边人,树牢红线意识、底线意识。
(四)以“育”为载体,打造文化铸魂体系,激发内生动力
将思政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一体推进、深度融入,做到内塑精神、外强形象,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以文化铸魂,弘扬工匠精神。构建企业文化建设“六大行动”(学习提升行动、榜样引领行动、文化传播行动、品牌塑造行动、激励保障行动、团队凝聚行动),大力弘扬“拼搏奉献、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开展“七一”主题党日、“青年突击队攻坚行动”“抗疫保供志愿行动”“工地文化节”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在潜移默化中让工匠精神在全体员工中入脑入心、强筋铸魂。
以文化塑形,提升品牌认同。把每一位员工都打造为“企业形象代言人”,面向社会展示品牌形象。打造“绿色建造、安全守护、智慧工地、人文关怀、志愿服务”五个特色品牌,年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40余场,服务对象超8000人次,累计服务时长超8000小时。以“安全生产月”“质量月”等重大节点为契机,深化开展“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媒体行、“我是建筑体验官”活动、“建筑小工匠训练营”等品牌活动,展示公司发展成效、擦亮品牌形象的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员工对于企业的品牌认同,充分调动职工队伍参与企业改革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五)以“行”为根本,打造实践建功体系,激励攻坚克难
将思政工作融入各个施工场景,打造党建融入中心工作的实践体系,激励干部职工攻坚克难、创先争优,为项目建设任务达成铺路、搭桥。
构建“双创一优”活动品牌。深化“创建模范项目党支部、争创先锋党员、评选优秀员工”的“双创一优”活动品牌。各项目党支部聚焦企业改革发展重点、难点任务,每年制定攻坚克难项目清单70余个,组建党员、团员突击队15余支,以“领头雁”“冲锋兵”的号召力、感染力,激励全体干部职工拼搏奋斗、攻坚克难。
对外打造“五联五创”党建联建活动品牌。携手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合作伙伴,累计开展党建联建活动80余场,组建联建先锋队、攻坚组80余个。广大干部员工积极参与,累计打造“智慧建造示范项目”、绿色建筑标杆项目、装配式建筑创新项目等行业应用标杆8余个,形成了一批科技创新、共建共享、产业链合作共赢的新成果。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学习深度和广度有待拓展
虽然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但部分员工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还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思考和系统研究。学习内容与建筑行业实际结合不够紧密,在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方面的作用发挥还不够明显。
(二)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创新不足
部分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较为传统,缺乏时代性和吸引力。在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方面还有待加强,不能很好地满足员工多样化的需求。
(三)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融合还需深化
虽然在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融合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但在深度和广度上还不够。在重大项目建设、急难险重任务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和保障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强化理论武装,提升学习质效
丰富学习形式。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专题培训等形式,推动理论学习走深走实。创新学习方式,运用短视频、动漫、直播等新媒体手段,打造“指尖上的思政课堂”,增强理论学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注重思想引领。针对国企建筑行业改革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好政策解读和思想疏导工作。建立健全员工思想动态分析机制,定期开展谈心谈话,及时掌握员工思想状况。加强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帮助员工缓解工作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推动文化融合。将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培育具有建筑行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使命感。深入挖掘建筑行业的历史文化和优良传统,打造具有辨识度的企业品牌文化。
(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增强工作合力
完善组织保障。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职能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加强政工队伍建设,选拔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干部充实政工岗位,定期开展政工干部培训,提高政工干部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
创新工作载体。用好企业内刊、宣传栏、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打造立体化宣传阵地。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思想政治工作活动,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和覆盖面。
强化典型示范。选树更多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先进典型,发挥榜样引领作用。通过举办先进事迹报告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宣传推广先进典型的经验和做法,激励广大员工学习先进、争当先进。
注重人文关怀。帮助员工解决实际困难,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员工帮扶机制,关心员工的工作和生活,为员工办实事、解难题。
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将思想政治工作纳入企业绩效考核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指标,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三)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助力企业发展
融入生产经营各环节。坚持服务生产经营不偏离,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企业改革、科技创新、市场开拓等各个环节。在重大项目建设中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在急难险重任务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广大员工攻坚克难。
保障企业健康发展。建立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保障员工民主权利。加强廉洁文化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通过扎实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凝聚发展共识,激发创新活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为国企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