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上半年,市发展和 改革局 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统筹 推进争资立项 、改革创新、营商环境优化等重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在全力争资立项上强举措转角色。 上半年,我局锚定资金争取目标,创新工作方法,积极转变工作角色, 争资立项 工作成绩斐然。累计申报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 27 个,获 批资金 12 . 6 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38 %;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 15 个,额度达 23 . 8 亿元。为提高项目申报成功率,我们创新建立“项目管家”服务机制,对 32 个 重点争资项目 实行全流程跟踪,从项目策划、申报材料编制到审批对接,全程提供专业指导和服务,实现项目申报成功率提升至 86 %。同时,积极推动重大项目纳入省级项目库,成功推动 X 国家物流枢纽、 X 新能源装备基地等 5 个百亿级项目纳入省级重大项目库,为我市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此外,提前谋划储备“十五五”规划重大工程包项目 48 项,为未来项目建设和资金争取做好充分准备。
(二)在深化系列改革上创亮点显特色。 深化系列改革工作中,我们积极探索创新,打造了诸多特色亮点。全面完成省级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建立“标准地”出让制度,通过明确土地出让标准,简化审批流程,实现工业用地“拿地即开工”项目 18 个,平均审批时限压缩至 15 个工作日,极大提高了项目落地效率。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不断深化拓展,归集信用 数据超 800 万条,“信易+”应用场景拓展至 12 个领域,让信用良好的企业和个人在多个领域享受到便利和优惠,有效激发社会诚信氛围。在推动全市统一大市场建设上,清理妨碍公平竞争政策文件 47 件,建立跨部门联合惩戒机制,处理失信被执行人案件 562 件,有力维护了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三)在优化营商环境上提 质效打底色 。 优化营商环境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我们创新推出“营商通” 3 . 0 智慧服务平台,通过整合政务服务资源,优化办事流程,实现企业开办全流程电子化率达 98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 45 个工作日,让企业办事更加便捷高效。开展“暖企行动”专项服务,组织工作人员深入企业一线,走访重点企业 320 家次,收集并协调解决要素保障问题 187 项,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建立营商环境观察员制度,聘请人大代表、企业家代表等 36 人组建监督队伍,开展暗访督查 6 次,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形成整改清单 43 项,并跟踪督促整改落实,有效提升了营商环境的监督效能。
(四)在夯实基层基础上补短板添亮色。 为提升基层发展改革能力,我们实施基层发展改革能力提升工程,组织业务培训 12 场次,覆盖县乡干部 800 余人次,通过 专业知识讲解和案例分析,有效提高了基层干部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建成经济运行监测大数据平台,整合 19 个部门数据资源,实现重点指标动态监测,为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完成县域经济发展评估体系重构,形成 3 大类 18 项核心指标,开展首轮县域经济体检,出具诊断报告 8 份,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精准的诊断和建议。
(五)在服务项目建设上出实招提成色。 在服务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创新工作机制,强化服务保障。建立“三色管理”项目推进机制,对 136 个市级重点项目实行红黄绿分级预警,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及时进行调度和协调,共协调解决用地、环评等堵点问题 89 个,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开展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 3 批次,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 65 个,完成投资 352 亿元,占年度计划的 58 %,为全市经济增长注入强大动力。创新实施“项目会战”行动,集中力量攻坚克难,推动 XX 高铁枢纽等 15 个重大项目提前完成半年建设任务,彰显了项目建设的“发改速度”。
(六)在全面从严治党 上增定力 除锈色。 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工作全过程。制定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 32 项,明确责任分工和工作要求,确保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落到实处。开展廉政风险排查 3 轮,建立重点岗位防控台账 45 份,对廉政风险点进行全面梳理和防控。深化“清风发改”建设,组织警示教育 6 次,通过典型案例剖析,敲响廉政警钟;开展作风专项督查 8 次,通报典型案例 2 起,起到了良好的警示和震慑作用。创新“党建+项目”工作模式,在 12 个重大项目一线建立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评选党员先锋岗 23 个,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