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民政局局长在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会上的讲话

县民政局局长在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会上的讲话-文库集
县民政局局长在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会上的讲话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20
年度会员
付费阅读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残疾人工作的决策部署,总结我县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的成效与不足,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进一步凝聚共识、强化举措,推动我县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再上新台阶。下面,我讲六点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筑牢权益保障思想根基

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他们的生活状况直接反映着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不仅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更是我们践行初心使命、增进人民福祉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从政治高度、社会维度、时代角度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做好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认识保障工作的政治意义

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不是一般的业务工作,而是关系到党的执政根基、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的政治任务。一是践行党的宗旨,心系残疾群众冷暖。我们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残疾人作为特殊困难群体,更需要党和政府的关怀。做好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就是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要让残疾人感受到党的温暖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二是巩固执政基础,凝聚残疾群体力量。残疾人及其亲属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的满意度和认同感直接影响着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保障残疾人的权益,能够赢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三是落实政治任务,彰显政府责任担当。保障残疾人权益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是我们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把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抓细抓实,彰显政府的责任担当。

(二)领会保障工作的社会价值

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事关社会公平正义、和谐稳定,对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是促进社会公平,共享发展成果。残疾人在社会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保障他们的权益,就是要打破各种障碍,让他们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体现社会公平正义。二是维护社会稳定,化解矛盾纠纷。如果残疾人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容易引发各种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做好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能够有效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三是推动社会和谐,营造友爱氛围。关心帮助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做好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能够带动全社会形成尊重、关爱残疾人的良好风尚,促进社会和谐友爱。

(三)明确保障工作的时代使命

在新时代背景下,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有了新的内涵和要求,肩负着重要的时代使命。一是助力乡村振兴,补齐残疾群体短板。乡村振兴是国家重大战略,残疾人是乡村振兴中需要重点关注和扶持的群体。保障残疾人的权益,帮助他们脱贫致富,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二是服务现代化建设,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实现国家现代化,不仅是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包括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的成效,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做好这项工作,能够提升我县的社会文明水平,为现代化建设增添动力。三是响应国家战略,展现责任担当。国家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我们要积极响应国家战略,结合我县实际,扎实做好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为全国残疾人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四)把握保障工作的现实需求

当前,我县残疾人在生活、医疗、就业等方面仍面临诸多困难,保障他们的权益是现实的迫切需要。一是解决实际困难,改善生活条件。我县部分残疾人生活困难,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我们要通过有效的保障措施,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二是回应群众期盼,增强获得感。残疾人及其家属对美好生活有着强烈的期盼,他们希望能够平等享受各项权利和服务。我们要积极回应这些期盼,让残疾人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三是适应发展变化,提升保障水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残疾人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断提升保障水平,满足残疾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二、审视当前工作,明晰权益保障现实状况

近年来,我县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要客观评价当前工作,既要肯定成绩,也要正视问题,准确把握工作现状,为下一步工作找准方向。

(一)肯定现有工作的显著成效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县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在多个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一是保障体系逐步完善,政策覆盖范围扩大。我们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保障残疾人权益的政策文件,涵盖生活救助、医疗康复、就业创业等多个领域,政策覆盖范围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残疾人享受到了政策红利。二是服务能力持续提升,专业队伍建设加强。县、乡、村三级残疾人服务网络逐步健全,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同时,我们加强了专业队伍建设,通过培训等方式,提高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三是生活状况不断改善,收入水平稳步提高。通过实施各项帮扶措施,残疾人的生活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家庭收入稳步提高,贫困残疾人的脱贫攻坚任务顺利完成。

(二)正视存在问题的严峻挑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县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是城乡差距依然明显,农村保障相对薄弱。城市残疾人在享受医疗、教育、就业等服务方面相对便利,而农村残疾人由于地理位置、经济条件等因素,保障水平相对较低,服务资源相对匮乏。二是服务供给有待加强,专业服务较为缺乏。目前,我县残疾人服务供给与残疾人的需求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在康复、心理疏导等专业服务方面,人员和设施都相对不足。三是保障力度仍需加大,部分需求难以满足。随着生活成本的不断上升,现有的保障标准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残疾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一些残疾人在住房、教育等方面的困难仍然较为突出。

(三)分析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

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助于我们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有差异。部分单位和个人对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重经济发展、轻民生保障的思想,对残疾人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投入的精力和资源有限。二是资金投入不充足,保障能力受限制。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由于我县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有限,财政投入与实际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导致保障能力受到一定限制。三是部门协作不紧密,工作合力未形成。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涉及多个部门,但目前各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还不够紧密,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没有形成工作合力,影响了工作效果。

(四)总结工作推进的经验教训

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也吸取了一些教训,这些都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借鉴。一是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确保工作正确方向。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确保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才能凝聚各方力量,推动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是核心,聚焦残疾群众需求。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残疾人的利益,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始终聚焦残疾人的需求,才能使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坚持统筹协调是关键,形成工作强大合力。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只有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才能有效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三、确立工作目标,明确权益保障前进方向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