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镇2025年夏收夏种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仲夏时节,沃野田畴,金黄的麦穗随风摇曳,奏响着丰收的前奏,也拉开了夏收夏种这场农业生产“重头戏”的序幕。夏收夏种,一头连着粮食安全的“国之大者”,一头系着农民群众的“米袋子”“钱袋子”,是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天,我们召集会议,就是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动员全镇上下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以赴抓好夏收夏种各项工作,为全年农业丰收、农民增收奠定坚实基础。下面,我讲五个方面的意见。

一、以“颗粒归仓”为要,筑牢夏收“保障线”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夏收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仗,打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全年粮食收成。我们要把夏收工作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小麦颗粒归仓,牢牢稳住粮食安全“压舱石”。

(一)农机轰鸣,奏响“铁牛奋进”协奏曲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农业机械化是夏收的主力军,是提高夏收效率的关键所在。我们要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优势,让“铁牛”在田间地头大显身手,为夏收按下“快进键”。

1.提前检修调试,确保农机“健康上岗”。农机的状态直接影响夏收的进度和质量。镇农业服务中心要牵头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各村、各农机合作社、各农机手家中,对收割机、拖拉机、脱粒机等夏收机械进行全面检修调试,做到“有病治病、无病预防”,确保每一台农机都以最佳状态投入夏收作业。同时,要建立农机维修服务热线,安排维修人员24小时值班,随时为农机手提供维修服务,让农机手没有后顾之忧。

2.组建应急队伍,应对突发“机械故障”。夏收期间,天气多变,农机作业强度大,难免会出现突发故障。我们要组建农机应急维修队伍,配备必要的维修设备和配件,在全镇范围内进行巡逻,一旦发现农机故障,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维修,确保故障农机尽快恢复作业。同时,要与周边乡镇建立农机维修联动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应急维修效率。

3.协调跨区作业,提高农机“使用效率”。跨区作业是提高农机使用效率、增加农机手收入的重要途径。镇农业服务中心要积极与周边地区的农业部门沟通协调,收集跨区作业信息,为农机手搭建信息平台,引导农机手合理安排跨区作业路线,避免盲目流动。同时,要做好跨区作业农机手的服务保障工作,为他们提供住宿、餐饮、加油等便利条件,让他们在我镇安心作业。

(二)减损护粮,绷紧“颗粒归仓”安全弦

“粮食减损就是增产,就是增加农民收入。”在夏收过程中,我们要牢固树立“减损就是增产”的意识,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减少粮食损失,让每一粒粮食都能归仓。

1.开展技术培训,提高机手“减损技能”。农机手的操作水平直接影响粮食减损效果。镇农业服务中心要组织开展农机手减损技术培训,邀请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授课,讲解收割机的调整、操作技巧和减损要点,让农机手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提高减损技能。同时,要开展“减损能手”评选活动,对减损效果好的农机手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发农机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加强田间管理,减少“收割损失”。收割前,要做好田间清理工作,及时清除田间的杂草、秸秆等杂物,为收割机作业创造良好条件。收割时,要合理调整收割机的作业速度、喂入量、脱粒间隙等参数,确保收割质量,减少收割损失。收割后,要及时对田间进行检查,捡拾遗漏的麦穗,做到颗粒归仓。

3.做好烘干晾晒,防止“产后霉变”。近年来,随着天气变化的不确定性增加,粮食产后烘干晾晒成为保障粮食质量的关键环节。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烘干设备,加大烘干力度,对收获的小麦及时进行烘干处理,确保粮食含水率符合储存标准。同时,要引导农民利用闲置的场地、晒场进行晾晒,避免在道路、广场等公共场所晾晒粮食,确保粮食晾晒安全和环境卫生。

(三)晾晒烘干,织密“产后服务”保障网

“产后服务跟得上,粮食安全有保障。”做好粮食产后服务工作,是确保粮食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我们要加强产后服务体系建设,为农民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产后服务。

1.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能力”。镇政府要加大对产后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新建、改扩建一批烘干中心、晾晒场、仓储设施等,提高产后服务的硬件水平。同时,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产后服务设施建设,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不断提升产后服务能力。

2.组建服务团队,提供“贴心服务”。镇农业服务中心要牵头组建产后服务团队,成员包括农技人员、烘干操作人员、仓储管理人员等,为农民提供烘干、晾晒、仓储、加工等一站式服务。服务团队要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农民的需求,及时为农民解决产后服务中的实际问题,让农民感受到贴心、暖心的服务。

3.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在夏收期间,市场上可能会出现一些不法分子哄抬粮食价格、压级压价等行为,损害农民的利益。镇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行为,维护粮食市场秩序。同时,要引导粮食收购企业合理定价,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让农民卖上“放心粮”“满意粮”。

二、以“不误农时”为本,耕好夏种“责任田”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夏种是全年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关乎着秋季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我们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抢时间、争主动,高质量完成夏种任务,为全年农业生产再上新台阶奠定基础。

(一)抢时抢墒,下好“播种先手棋”

“春争日,夏争时。”夏种时间紧、任务重,我们要树立“抢”的意识,抓住有利墒情,抢时播种,确保夏种工作按时完成。

1.密切关注天气,把握“播种时机”。气象部门要加强天气监测和预报,及时发布天气信息,为夏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镇村干部要根据天气情况,合理安排播种时间,做到雨前抢墒播种、雨后及时播种,确保种子在最佳墒情下出苗生长。

2.组织群众动员,激发“播种热情”。各村要召开夏种动员大会,宣传夏种的重要性和政策措施,激发农民的播种热情。镇村干部要深入农户家中,了解农民的播种计划和困难,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农民积极投入夏种工作。同时,要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成立“夏种突击队”,帮助困难群众、缺劳户抢种,确保不漏一户、不误一墒。

3.做好物资准备,保障“播种需求”。种子、化肥、农药等是夏种的重要物资,镇农业服务中心要提前做好物资储备和调运工作,确保物资供应充足、质量可靠。同时,要加强对农资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二)优化结构,打好“产业升级牌”

“结构调整调得好,农民增收没烦恼。”夏种不仅要注重数量,更要注重质量和效益。我们要以市场为导向,优化种植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升级,提高农业生产的附加值。

1.推广优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优良品种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的关键。镇农业服务中心要加大优质品种的引进、试验和推广力度,引导农民种植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作物品种,如优质玉米、大豆、蔬菜等。同时,要加强与科研机构、种业企业的合作,建立优质品种繁育基地,为农民提供优质的种子资源。

2.发展特色产业,打造“品牌优势”。我镇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适合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各村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如中药材种植、特色蔬菜种植、生态养殖等。要加强品牌建设,注册特色农产品商标,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让特色农产品成为农民增收的“新引擎“。

3.推进规模经营,提高“生产效益”。规模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我们要引导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土地入股、组建专业合作社等方式,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的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水平。同时,要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和扶持,为他们提供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让他们成为夏种工作的主力军和农业产业升级的引领者。

(三)科学指导,念好“田间管理经”

“三分种,七分管。”夏种结束后,田间管理是关键。我们要加强技术指导,引导农民做好田间管理工作,确保农作物苗全、苗齐、苗壮。

1.开展技术指导,解决“生产难题”。镇农业服务中心要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面对面、手把手的技术指导,为农民讲解农作物的种植技术、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解决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同时,要利用广播、电视、微信、抖音等媒体平台,发布农业技术信息,开展在线答疑解惑,提高技术指导的覆盖面和时效性。

2.加强病虫害监测,做好“防治工作”。病虫害是影响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镇农业服务中心要建立健全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加强对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和预报,及时发布病虫害发生信息,指导农民科学防治。要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如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农业防治等,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3.做好田间排灌,应对“旱涝灾害”。夏季天气多变,旱涝灾害频发。我们要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做好田间排灌工作,确保农作物在干旱时能及时灌溉,在涝灾时能及时排水。镇水利站要对全镇的灌溉设施、排水渠道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正常运行。同时,要制定应急预案,做好应对旱涝灾害的准备工作,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

三、以“稳产增效”为纲,夯实生产“硬支撑”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撑,是实现农业稳产增效的关键所在。我们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一)农田建设,筑牢“耕地保护墙”。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我们要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农田建设,提高耕地质量,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

1.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耕地质量”。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重要举措。我们要按照“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标准,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抓好土地平整、灌溉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等工程建设,提高耕地的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水平。同时,要加强对已建成高标准农田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2.开展耕地质量提升行动,改良“土壤肥力”。土壤肥力是农作物生长的基础。我们要开展耕地质量提升行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等技术,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镇农业服务中心要定期对耕地土壤进行检测,建立耕地质量档案,为农民提供个性化的施肥方案,指导农民科学施肥,减少化肥使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

3.加强耕地保护监管,遏制“非农化”“非粮化”。耕地保护是红线、是底线。我们要加强对耕地的保护和监管,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度,建立耕地动态巡查机制,加大对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的打击力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同时,要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耕地保护意识,让保护耕地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

(二)水利建设,架起“灌溉连心桥”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利设施建设对于保障农业生产、应对旱涝灾害具有重要作用。我们要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完善灌溉排水体系,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1.实施水利工程建设,改善“灌溉条件”。镇水利站要牵头实施一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如水库除险加固、河道整治、灌溉渠道建设等,改善农田灌溉条件,提高水资源的调配能力。要重点解决偏远地区、高岗地区的灌溉难题,让水资源惠及每一块农田、每一位农民。

2.加强水利设施管理,提高“运行效率”。水利设施建成后,管理是关键。我们要建立健全水利设施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明确管理责任,落实管护措施,加强对水利设施的日常维护和管理,确保水利设施正常运行。同时,要推广市场化、专业化的水利设施管护模式,提高管护效率和水平。

3.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建设“节水农业”。水资源短缺是制约我镇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微灌等,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建设节水型农业。镇农业服务中心要加强对节水灌溉技术的宣传和培训,引导农民转变灌溉观念,积极采用节水灌溉技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科技赋能,点燃“创新驱动引擎”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现代化离不开科技的支撑。我们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让科技成为农业稳产增效的“新动能”。

1.加强与科研机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镇政府要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引进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和技术,如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等,为我镇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同时,要鼓励企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高自身的科技水平和竞争力。

2.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壮大“人才队伍”。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是科技应用的关键。我们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开展农业技能培训、经营管理培训、电子商务培训等,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经营管理能力,让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同时,要吸引返乡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军人等人才到农村创业就业,壮大农业人才队伍。

3.推进智慧农业建设,打造“数字农田”。智慧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我们要推进智慧农业建设,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要建设智慧农业示范园区,推广智能灌溉、智能施肥、智能植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等系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打造“数字农田““智慧农业“。

四、以“担当作为”为责,织牢责任“落实网”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抓好夏收夏种工作,关键在责任落实。我们要层层压实责任,强化协同配合,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落实。

(一)压实责任,拧紧“责任链条”

“责任重于泰山。”镇领导班子成员要带头落实包村责任,定期到包联村督促指导夏收夏种工作,帮助解决实际问题。镇直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形成工作合力。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是本村夏收夏种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负起责任,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本村夏收夏种工作顺利开展。

1.建立工作台账,明确“任务清单”。镇农业服务中心要建立夏收夏种工作台账,明确各村的小麦种植面积、预计产量、收割机数量、播种计划等任务清单,实行挂图作战、销号管理。各村要根据镇里的任务清单,结合本村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将任务分解到组、到户、到人,确保责任到人、任务到岗。

2.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工作落实”。镇政府要成立夏收夏种工作督查组,定期对各村的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重点检查农机保障、夏收进度、夏种质量、田间管理等工作落实情况。对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显著的村进行表扬和奖励;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的村进行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整改。同时,要建立督查反馈机制,及时将督查情况反馈给各村,督促各村抓好问题整改。

3.严格考核问责,倒逼“责任担当”。镇党委、政府要将夏收夏种工作纳入各村年度考核内容,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对在夏收夏种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对因工作失职、渎职,导致夏收夏种工作出现问题,造成粮食损失、农民利益受损的,要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倒逼各级干部担当作为、履职尽责。

(二)协同配合,凝聚“工作合力”

“众人拾柴火焰高。”夏收夏种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需要全镇上下各部门、各单位密切配合、协同作战。

1.加强部门协作,形成“联动机制”。镇农业服务中心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统筹协调夏收夏种各项工作;镇水利站要做好水利设施建设和灌溉排水工作;镇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和粮食市场秩序维护;镇财政部门要做好资金保障工作;镇宣传部门要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其他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积极主动做好相关工作,形成全镇上下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加强村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各村要加强与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合作,建立村企合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农业企业要发挥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优势,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各村要为企业提供土地、劳动力等资源,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实现村企互利共赢。

3.加强干群互动,激发“内生动力”。镇村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农民的需求和诉求,积极为农民解决实际问题,赢得农民的信任和支持。要加强与农民的沟通交流,宣传党和政府的强农惠农政策,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农民自觉参与到夏收夏种工作中来,形成干群一心、共同推进的良好局面。

(三)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舆论引导是推动工作的重要力量。“我们要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夏收夏种工作的良好氛围。

1.利用媒体平台,宣传“政策知识”。镇宣传部门要利用广播、电视、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媒体平台,宣传夏收夏种的政策措施、技术知识、先进经验等,提高农民的政策知晓率和技术水平。要及时报道夏收夏种工作进展情况,宣传工作中的好典型、好做法,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2.开展入户宣传,解答“群众疑问”。镇村干部要开展入户宣传活动,到农民家中发放宣传资料,讲解夏收夏种的注意事项、技术要点、补贴政策等,解答农民的疑问和困惑。要了解农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帮助农民解决实际困难,让农民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3.树立先进典型,发挥“榜样作用”。我们要树立一批在夏收夏种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典型,如优秀农机手、种粮大户、村干部等,通过表彰奖励、宣传报道等方式,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向先进学习,积极投身到夏收夏种工作中去。

五、以“安全稳定”为基,守好发展“生命线”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稳定是发展的保障。”在夏收夏种期间,我们要始终把安全稳定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强化安全意识,落实安全措施,确保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和群体性事件,为夏收夏种工作保驾护航。

(一)安全生产,织密“安全防护网”

“安全生产无小事。”夏收夏种期间,人员流动大,机械作业频繁,安全生产形势严峻。我们要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1.加强农机安全监管,杜绝“事故隐患”。镇农业服务中心要联合交警、安监等部门,加强对农机的安全监管,开展农机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查处无牌无证、酒后驾驶、超速超载等违法行为,杜绝农机事故隐患。要加强对农机手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农机手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农机作业安全。

2.加强田间作业安全,防范“意外事故”。在田间作业过程中,要注意防范触电、溺水、中毒等意外事故。镇村干部要提醒农民在使用电器设备、农药等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同时,要加强对田间地头、池塘、河流等危险区域的巡查,设置安全警示标志,防止儿童、老人等发生意外。

3.加强消防安全管理,防止“火灾发生”。夏季天气干燥,容易发生火灾事故。我们要加强对秸秆堆放点、烘干中心、仓储设施等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配备必要的消防设备,定期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要引导农民合理处理秸秆,禁止在田间地头焚烧秸秆,防止发生火灾事故,同时也减少大气污染。

(二)信访稳定,筑牢“和谐稳定墙”

“信访稳定是第一责任。”我们要高度重视信访稳定工作,及时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1.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做到“底数清楚”。镇村干部要深入基层,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重点排查土地流转、粮食收购、农资质量、惠农政策落实等方面的矛盾纠纷,做到底数清楚、情况明了。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要及时进行调解处理,将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避免矛盾激化升级。

2.畅通信访渠道,及时“回应诉求”。要畅通信访渠道,设立信访接待窗口、开通信访热线、建立网上信访平台等,方便群众反映问题。对群众的信访诉求,要认真对待、及时处理,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要加强与群众的沟通交流,耐心解释政策,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3.加强舆情监测,引导“正确舆论”。在新媒体时代,舆情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我们要加强舆情监测,及时发现和掌握网络上关于夏收夏种工作的舆情动态,对负面舆情要及时进行引导和处理,避免造成不良影响。要主动发布夏收夏种工作的进展情况、政策措施、成效亮点等信息,引导舆论向正面方向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应急管理,构建“安全保障体系”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我们要加强应急管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在遇到自然灾害、安全生产事故等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反应、有效处置。

1.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能力”。镇政府要制定完善夏收夏种期间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机构、应急响应程序、应急处置措施等,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各村要结合本村实际,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确保应急预案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加强应急演练,提升“实战水平”。要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如防汛抗旱演练、火灾事故演练、农机事故演练等,让干部群众熟悉应急流程和处置方法,提升应急实战水平。通过应急演练,发现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提高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3.储备应急物资,做好“保障准备”。镇政府要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如防汛物资、抗旱物资、消防器材、急救药品等,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调配使用。各村要根据本村实际,储备一定数量的应急物资,做好应急保障准备工作。

同志们,夏收夏种的号角已经吹响,做好夏收夏种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县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全力以赴抓好夏收夏种各项工作,确保粮食丰收、农民增收,为全镇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3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