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压实食品安全责任体系
一是健全工作机制。成立由乡镇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食品安全重点工作,上半年共召开专题会议–次,印发食品安全相关文件–份,明确各部门、各村(社区)食品安全工作职责,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网络。
二是签订目标责任书。与–个村(社区)、–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签订《食品安全目标责任书》,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各村(社区)年度绩效考核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制,进一步压实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确保责任落实无死角。
三是完善应急预案。修订完善《乡镇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流程和各部门职责分工,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应急演练–次,有效提升了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快速反应、科学处置。
(二)深化宣传教育,提升群众食品安全意识
一是开展主题宣传活动。结合“食品安全宣传周”等活动,通过悬挂横幅、设置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广泛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上半年,共开展集中宣传活动–场次,悬挂横幅–条,设置展板–块,发放宣传资料–余份,接受群众咨询–余人次。
二是推进科普知识进基层。组织食品安全宣传员深入学校、企业、农村、社区开展食品安全知识讲座–场,重点讲解食物中毒预防、食品选购注意事项等内容,覆盖群众–余人次,切实提高群众食品安全自我保护能力。同时,在各村(社区)设立食品安全宣传栏,定期更新宣传内容,营造了良好的食品安全社会氛围。
三是加强从业人员培训。针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操作规范培训–次,培训人员–人次,通过培训进一步强化了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责任意识和规范操作水平,从源头上减少食品安全风险。
(三)突出监管重点,加大食品安全执法力度
一是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围绕节日食品、校园周边食品、农村食品等重点领域,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次,重点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环境卫生、原料采购、加工制作、食品储存等环节,严厉打击无证经营、销售过期变质食品等违法行为。上半年,共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家次,查处违法违规行为–起,责令整改–家。
二是加强日常监督检查。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要求,对辖区内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开展日常监督检查,建立健全监管档案,及时发现和消除食品安全隐患。截至目前,已完成对–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日常监督检查,检查覆盖率达–%,下达监督意见书–份,督促整改问题–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