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必须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新时代的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事关现代化建设全局,是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推进现代化建设,必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决不能以破坏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发展,决不能以透支未来发展潜力换取当期政绩,只有持续提升发展质量、壮大经济实力,加快形成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有竞争力、可持续的发展,才能走得稳走得远。
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期间,特别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以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构筑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这些都是推进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方向和重点任务。我们必须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扭住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在转方式调结构上持续用力,推动经济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一是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系统推进传统产业巩固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新业态新模式新经济加快发展,特别是推动装备制造业向智能制造升级、向新领域进军,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向高端领域延伸和终端产品拓展,聚焦重型成套装备、工业母机等14个领域,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成体系全链条发展烤肉产业,持续扩大电商产业规模,进一步做活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生物经济、冰雪经济和创意设计产业,积极打造“四新经济”新引擎。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入实施企业创新能力培育工程,统筹推进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二是坚持以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切实扛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政治责任,统筹推进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大力发展大规模种植业和养殖业,提升农业和装备科技水平,推进农产品质量和标准化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扎实开展好高标准农田突出问题排查整改和专项整治,全面推进农田水利项目建设,加快建设嫩江流域高效生态农业强市。三是注重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着力发展新型环保、清洁能源产业,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
第三,中国式现代化是有效应对世界百年变局的必然选择,必须牢牢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为畅通国内大循环、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贡献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是把握战略主动权的先手棋。”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主动适应发展外部环境和条件深刻变化,对发展路径和战略定位作出的前瞻性、战略性决策部署,是事关现代化建设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对于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促进高水平供需平衡,增强经济稳定性安全性和可持续性,牢牢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构建新发展格局给东北振兴和我省我市发展带来重大机遇。我们必须进一步强化机遇意识、市场意识、开放意识,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找准定位、主动作为。一是在新发展格局中抢抓新机遇。主动适应全球产业链重构、价值链重塑和国内生产力布局优化调整,积极对接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区域重大战略,用好用足国家支持东北振兴的一系列重大政策,主动承接国内产业转移,切实把战略机遇转化为发展势能。二是在新发展格局中塑造新优势。统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战略,紧盯全球、全国全省市场趋势和供需结构动态变化,坚持无中生有、有中生优,催生更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提升产业层级和产品竞争力,努力实现新需求牵引新供给、新供给创造新需求的良性互动,形成大市场支撑大产业、大产业开拓大市场的良好局面。三是在新发展格局中拓展新空间。自觉服务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依托中国(**)自贸区协同发展先导区优势,站在更高层次上谋划发展,重点是加快建设昂昂溪三间房国际物流加工园区,大力推进开放通道建设,积极培育外向型企业,推动开放合作取得新成效。
第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必须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不断开创改革开放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全面部署,以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新动力、新活力。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全面落实党中央改革部署,提出7个部分、66个方面、383项具体改革举措,明确了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全面对标对表中央《决定》,按照省委《意见》,出台了市委《实施意见》,确定了17个方面63条改革举措,这些举措是全市上下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的具体遵循。我们必须坚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根本动力,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和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要求,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一是以改革创新制度机制。坚持破立并举、先立后破,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扎实推进各领域改革创新,着力打破条条框框束缚,破解制约振兴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争取更多国家和省改革试点,创造更多具有*特色改革成果。二是以改革提升治理效能。围绕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以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统领各方面制度建设,强化系统集成、协调配套、制度衔接,使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三是以改革释放发展优势。着力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在科技创新、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特色文化旅游、扩大对外开放、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加强制度供给,完善体制机制,更好把资源、生态、科研、产业、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第五,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发展中稳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探索形成了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一整套思想理念、制度安排、政策举措,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重要进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出台的《决定》,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原则之一,围绕就业收入、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城乡融合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改革举措,都是为了让发展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重大任务,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具体化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一是着力办好民生实事。全力落实我市民生工作《实施方案》各项政策措施,着力推动20件民生实事落实,重点要持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健全教育、医疗、养老、托幼等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推动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做好各类困难群体帮扶救助,牢牢兜住基本民生保障底线。二是统筹发展和安全。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着力防范化解金融机构、地方债务、房地产等重点领域风险,完善健全食品药品、生物安全、网络安全体系,加强建筑施工、交通运输、燃气、有限空间等领域隐患排查整治,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三是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持续实施“社会治理提升年”行动,围绕“五治”核心任务、聚焦“六项工程”,深入实施10个攻坚项目。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扎实开展信访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攻坚行动,减少信访存量,控制信访增量;加强社会治安防控,持续深化“四所一庭一中心+N”联调联动解纷模式,常态化开展扫*除恶,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平安*,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第六,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政治保证,是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自我革命精神解决大党独有难题,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从根本上保证了我国现代化事业建设成效。
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为中国式现代化沿着正确轨道前进提供方向指引,也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科学理论指导、坚强制度保障和强大精神力量。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凝聚起团结奋斗共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伟力,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前景光明、繁荣兴盛。一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穿*振兴发展各方面全过程,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二是不断深化能力作风建设。扎实开展 “抓基层、打基础、强落实、见实效”活动,深入实施“能力作风提升年”行动,健全能力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持续深入解放思想,不断增强“闯”的精神、“创”的劲头,锤炼扎扎实实、踏踏实实、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引导各级党员干部迎难而上、全力攻坚,以过硬能力作风推动*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三是持续推动政治生态向上向好。树立鲜明选人用人导向,大力选拔政治过硬、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认真落实 “三个区分开来”,激励干部开拓进取、干事创业;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纠 “四风”、树新风,突出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为基层减负和赋能;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断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为*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提供坚强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