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五年风雨兼程,七十五年春华秋实。七十五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披荆斩棘,砥砺前行,书写了一部波澜壮阔、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今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望过去,是为了更好地铭记历史、不忘初心;展望未来,是为了坚定信念、砥砺前行。
本次党课,我们将沿着时间脉络,回顾新中国在各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探讨如何在新征程上,继续发扬革命传统,勇担历史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一、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宣告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贫穷落后的国家逐步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让我们共同回顾这段岁月,感受那份磅礴力量,汲取前行的不竭动力。
(一)站起来:新中国的诞生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国内经济凋敝,人民生活困苦;国际上,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孤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1950年至1953年,我国成功进行了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1950年至1952年,我国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6年,我国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二)富起来: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在城市,国有企业改革、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设立,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先导示范基地。此后,我国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进入21世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经济实力不断提升。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展示了中国的国家形象。2010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三)强起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1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成果,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加强,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全面深化改革蹄疾步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全面依法治国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全面发展。
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确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国迅速控制住疫情,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