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在全县2025年民政重点工作调度会上的讲话

县委书记在全县2025年民政重点工作调度会上的讲话-文库集
县委书记在全县2025年民政重点工作调度会上的讲话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20
年度会员
付费阅读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民政重点工作调度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关于民政工作的决策部署,总结今年以来全县民政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压实责任,推动全县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下面,我讲六个方面的意见。

一、心系民生冷暖,在精准救助中筑牢兜底保障防线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社会救助是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基本权益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是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我们要始终把困难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聚焦”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应帮尽帮”,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提高救助精准度和实效性,让困难群众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一)织密”政策网”,让救助体系更有”广度”

完善分层分类救助体系。坚持以解决困难群众实际问题为导向,结合我县实际,进一步细化救助对象类别,将困难群众分为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低保边缘家庭、支出型困难家庭等不同层次,制定针对性的救助政策。加强与乡村振兴、医保、教育、住房等部门的政策衔接,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协同救助机制,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制度衔接、数据共享”的大救助格局。比如,在医疗救助方面,要与医保部门密切配合,落实好分类资助参保政策,确保困难群众应保尽保;在教育救助方面,要与教育部门加强协作,建立困难家庭学生信息共享机制,及时为困难学生提供救助。扩大救助覆盖范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困难群众的范围和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我们要打破传统的救助思维定式,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将更多的困难群体纳入救助范围。加强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的关注,建立健全动态排查机制,及时发现符合救助条件的困难群众。同时,要关注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重大疾病等突发情况导致生活困难的家庭,建立应急救助机制,确保第一时间给予救助。健全救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物价上涨幅度、生活成本变化等因素,及时调整社会救助标准,确保救助标准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困难群众生活需求相匹配。建立救助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当物价上涨达到一定幅度时,及时发放临时价格补贴,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不受影响。

(二)瞄准”精准度”,让救助对象更有”准度”

加强救助对象精准识别。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整合公安、人社、住建、金融等部门的数据资源,实现对救助对象家庭经济状况的精准核查。加强入户调查和民主评议,充分发挥村(居)委会、社区工作者、网格员的作用,深入了解救助对象的实际生活状况,确保救助对象识别准确、不错不漏。同时,要建立救助对象动态退出机制,对家庭经济状况好转、不再符合救助条件的对象,及时退出救助范围,做到”应退尽退”。规范救助申请审核程序。进一步简化救助申请流程,优化审核审批环节,提高救助效率。建立健全救助申请受理、审核、审批、公示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制度,明确各环节的责任和时限,确保救助程序规范、公开、透明。加强对救助申请审核过程的监督,坚决杜绝”人情保””关系保””错保””漏保”等现象,维护社会救助的公平正义。开展救助对象精准复核。定期对救助对象进行复核,全面了解救助对象家庭经济状况和生活情况的变化。对复核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改,确保救助对象准确无误。同时,要建立救助对象信息更新机制,及时更新救助对象的基本信息和家庭经济状况,为精准救助提供有力支撑。

(三)提升”服务力”,让救助过程更有”温度”

推行”主动发现”救助模式。改变以往”坐等申请”的被动救助方式,建立健全主动发现机制,充分发挥村(居)委会、社区工作者、网格员、志愿者等基层力量的作用,定期深入社区、农村,主动排查发现困难群众,及时为他们提供救助服务。加强对特殊困难群体的关注,特别是对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障人士等群体,要建立定期走访制度,及时了解他们的生活需求和困难,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救助服务。加强救助服务队伍建设。充实基层救助工作力量,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加强对救助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政策水平和服务能力。建立健全救助工作人员考核评价机制,激励他们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救助工作。同时,要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救助服务,培育发展社会救助类社会组织,发挥社会组织在救助服务中的专业优势,为困难群众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救助服务。优化救助服务方式方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困难群众的需求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优化救助服务方式方法。推行”一站式”救助服务,在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设立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窗口,为困难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救助服务。加强对救助对象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帮助他们树立生活信心,走出生活困境。

二、情牵夕阳红,在提质增效中构建养老服务新格局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养老服务是关系到广大老年人晚年幸福生活的民生工程,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随着我县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多层次。我们要坚持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以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为核心,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