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防汛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深入分析当前防汛形势,全面部署今年的防汛工作任务,动员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迅速行动起来,以临战的姿态、扎实的举措,全力做好防汛各项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防汛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防汛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今年以来,全球气候变化异常,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我国多地出现了强降雨、洪涝灾害等情况,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从我市的情况来看,虽然近年来我们在防汛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 。
( 一 ) 气候形势不容乐观。 今年 汛期我市面临严峻气候挑战,气象部门研判显示全年降水量将较常年偏多 20 %- 30 %,其中 6 – 8 月可能出现 3 – 5 次区域性暴雨过程,小时最大雨量或突破 80 毫米。受厄尔尼诺 -拉尼娜转换期影响,降水时空分布极不均衡,东部山区发生山洪地质灾害风险较高,西部平原区易出现城市内涝。同时伴随气温较常年偏高 1 ℃左右,可能出现旱涝急转现象,部分区域将面临暴雨-高温-台风多重灾害链叠加的复杂局面,需警惕极端天气对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领域造成的连锁影响。
( 二 ) 防洪工程体系还存在短板。 当前防洪基础设施存在结构性缺陷,约 40 %中小河道防洪标准不足 20 年一遇,部分水库泄洪设施建于上世纪未进行现代化改造。城区排水管网覆盖率仅达 75 %,老旧社区排水管径偏小且淤积严重,暴雨时易形成深度超 30 厘米的积水点。沿海防潮堤约有 15 公里未达到新修订的防御标准,台风叠加天文大潮时可能引发海水倒灌。此外,智慧监测体系覆盖不足,雨情水情实时感知设备仅覆盖重点区域的 60 %,影响预警响应时效性。
( 三 ) 应急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现有应急机制存在预案操作性不足、联动效率偏低等问题, 35 %的乡镇尚未开展多部门联合防汛演练。物资储备方面,沙袋、冲锋舟等基础抢险装备缺口达 20 %,偏远地区应急电源储备仅满足 3 天需求。专业抢险队伍与志愿者比例失衡,平均每万人仅配备 8 名持证救援人员,机械化抢险设备更新率不足 50 %。需重点加强短临预警能力建设,建立基于物联网的应急物资智能调度平台,并开展双盲应急拉练提升实战水平。
( 四 ) 部分干部群众存在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 基层调研显示,约 25 %干部群众仍存在重救灾轻防灾观念,部分企业未按规定储备防汛物资。社区防灾培训参与率低于 40 %,居民应急自救知识知晓率仅为 52 %。需通过情景模拟+案例警示教育模式,结合新媒体矩阵开展防灾科普,将防汛责任纳入干部考核负面清单。同时建立隐患随手拍公众监督平台,完善灾害保险机制,构建全民参与的防灾减灾新格局。
针对上述问题和短板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充分认识防汛工作的严峻形势,切实增强做好防汛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全力以赴做好防汛各项工作 。
二、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扎实做好防汛各项工作
( 一)加强隐患排查治理 。 要按照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的要求,对全市的河道、水库、堤坝、桥梁、涵洞、城市排水系统等进行全面排查,对排查出的隐患要建立台账,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限期整改到位。特别是要加强对病险水库、险工险段、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等重点部位的排查和监测,落实好预警和防范措施,确保万无一失 。
( 二)加强防洪工程建设 。 要加快推进河道治理、水库除险加固、城市排水管网改造等防洪工程建设,提高防洪标准和能力。要加强工程质量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同时,要加强对已建成防洪工程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工程正常运行 。
( 三)加强监测预警预报 。 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对雨情、水情、汛情、灾情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预警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要建立健全预警信息发布机制,确保预警信息能够及时传递到基层、传递到群众手中 。
( 四)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建设 。 要进一步完善防汛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要加强防汛物资储备和管理,确保物资储备充足、调运及时。要加强抢险队伍建设,充实抢险力量,提高抢险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 。
( 五)加强城市防汛工作 。 城市防汛是防汛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要加强城市排水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及时清理排水管网,确保排水畅通。要加强对城市低洼易涝区、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等重点部位的防范,提前做好应急排水准备。要加强对城市建筑工地、广告牌匾等的管理,防止因大风、暴雨等灾害天气造成安全事故 。
( 六)加强山洪地质灾害防御 。 山洪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强、危害性大的特点。要加强对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和监测,建立健全群测群防体系,落实好预警和避险措施。要加强对山区群众的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 。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防汛工作取得实效
(一)要坚持清单化履责。 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紧盯要害查隐患抓整改,全面排查易涝点位、涵闸泵站、在建工程等重点区域风险点和隐患问题,进一步细化任务清单,制定整改标准,规定整改时限,明确整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强化跟踪督办问效,确保风险隐患 “查得出、防得住、改得了、治得好”。
(二)要突出信息化赋能。 相关部门要加大支持配合力度,充分运用大数据在防汛抗旱工作中集成度高、数据链长、传播速度快等优势,依托大数据中心信息化平台,科学融入气象水文、地灾监测、水库运行、医疗救援、工程进度等实时数据,形成应急处突指挥 “一张图”。同时对责任人员进行“赋码管理”,强化手机终端应用,真正发挥信息技术在防汛抗旱工作中的作用。
(三)要聚焦责任化落实。 全市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要健全完善防汛抗旱联动工作机制,适时开展汛情、旱情研判会商和指挥调度。镇(街道)、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坚持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加强统筹保障,精细精准调度,严明工作纪律,确保各辖区和领域防汛抗旱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奋力夺取今年防汛抗旱工作的全面胜利。
同志们,防汛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要 始终坚持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决 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扎实的工作,全力以赴做好防汛各项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