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会一课”制度是党建的基本制度,是加强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载体。“三会一课”指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 按时上好党课 。这一制度,有效保证了党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推动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发展。 基层党组织要切实 抓实 “三会一课”,不断提升基层党建质量。
一、 深刻认识 “三会一课”的重要意义
(一)这是 政治引领与思想建设的基石 。 “三会一课”制度是党内政治生活的基础性安排,其首要意义在于强化党的政治建设。通过支部党员大会、支委会、党小组会和党课的常态化开展,基层党组织能够系统传达党的理论政策,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基层有效贯彻。这一制度将政治学习与党性锤炼紧密结合,帮助党员树牢“四个意识”、 坚定 “四个自信”、 在思想深处筑牢信仰之基。尤其在新时代背景下,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 “三会一课”成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关键抓手,为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这是 组织活力与队伍建设的引擎 。 “三会一课”通过规范化的组织生活,显著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定期会议不仅为党员提供了民主议事、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平台,更通过集体决策推动党务公开和科学管理。党课教育则持续赋能党员队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激发党员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实践中的先锋作用。实践证明,坚持这一制度的党组织往往更具凝聚力,能够有效破解“软弱涣散”问题,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实际效能。
(三)这是 制度优势与治理效能的转化器 。 从更深层次看, “三会一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在基层的生动体现。它既传承了“支部建在连上”的红色基因,又适应数字化时代创新形式,如“云端党课”“微党小组”等。这一制度通过常态化、制度化的组织生活,构建了党员教育、管理、监督的全链条机制,既防止了党内生活形式化,又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组织支撑。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三会一课”将持续发挥“铸魂”“塑形”“聚力”的重要作用,成为夯实党的执政根基不可替代的制度设计。
二、正确认识基层党组织落实 “三会一课”存在的问题
“三会一课”作为开展党员教育的基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在组织开展“三会一课”时,存在仅仅停留在会议开了,党课上了,笔记记了,就算落实标准了的情况,存在一些不到位的问题,现分析如下:
(一)形式不够灵活。 在活动安排上,以传达学习为主,在活动形式上会议形式较多,党课内容缺乏新意,工作习惯于按部就班,存在方法 不对 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