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业务“两张皮”是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面临的重要挑战,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关乎着国有企业功能定位和作用成效的拓展延伸。国网福建技能培训中心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闽期间提出的“堡垒工程”的思想精髓和“新时代红色堡垒”工程以及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的实际,创新性地探索实施了“五岗五融”党建与培训业务深度融合机制,力图通过支部书记、支部委员、项目经理、客户经理、培训师五个纵向关键岗位功能作用的发挥,深入解决党建业务“两张皮”的问题。
强化问题导向,明确“五岗五融”深度融合机制的现实依据
在回应和解决党业融合难题、人才培育问题和“新时代红色堡垒”工程挑战的过程中,国网福建技能培训中心围绕开拓强党建、促发展的生动局面的核心主张,逐步探索出“五岗五融”深度融合机制。
一是有效破解党建业务“两张皮”难题的创新性手段。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党建工作价值所在。党建工作赋能业务工作发展,强调党建工作内容在与业务工作内容深度嵌合的基础上,以突出发挥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促落实”和党员领导干部模范先锋、示范引领的作用为着力点,全面推动业务工作。而在实践过程中,囿于党建基础工作不够扎实、党建工作品牌不够突出、服务引领力度频度不足等问题的影响,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融合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五岗五融”深度融合机制从支部书记、支部委员、项目经理、客户经理、培训师五个纵向岗位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党建整体出发,通过厘清和明晰培训业务部门五个岗位层级党建工作主体的职责任务和融合融入的具体措施,将多层级的分工体系和多层级的作用体系融为统一整体,确保责任落实明确到人、具体到事,有效解决党建工作在基层与业务工作融合不力、出现“中梗阻”的问题,力图将党建与业务“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理念落实在基层、见效在一线。
二是有序提高主责主业人才培育工作成效的针对性方案。人才培育是国网福建技能培训中心的主责主业,更是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聚焦的方向所在。而人才培育作为一项长期性、持续性、系统性的工作,其有序推进、有效开展依赖于各职能部门的功能耦合和作用集成。其中,科学的课程配置、合理的计划安排、稳定的实施流程具有关键作用。但实践中党建工作体系在架构、组织、实施等方面的复杂性与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理解、接受和推进相关工作的能力水平的差异性发生碰撞和反应之后,人才培育工作系统中各构成要素常常处于无序或者乱序的状态;再加上党员教育阵地和载体的局限性,等等,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人才培育工作的有序性拓展和逻辑性推进。因此,国网福建技能培训中心结合人才培育工作的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了“五岗五融”深度融合机制,实现了基于岗位的人才培育工作流程的有序性循环和整体性推动,并在每一个关键节点和环节注重发挥党建工作的引领保障作用,使得培训工作呈现出忙而不乱、繁而有序的新面貌,有效助力福建电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三是有力推进“新时代红色堡垒”工程的关键性举措。基层党支部作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在推动工作、完成任务、抵御风险和挑战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对此,国网福建技能培训中心在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提出的“堡垒工程”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代红色堡垒”工程,是以基层党支部为着力点,不断强化稳固坚强党建生态,推动党员牢记嘱托当先锋、感恩奋进做贡献的关键一招。然而,实践中“红色头雁”作用发挥不够充分、谈心谈话成效不够显著以及党建工作超出基层支部和党员预期的系统性和复杂性等因素制约了“新时代红色堡垒”工程的全方位拓展和深层次延伸。“五岗五融”深度融合机制作为推动党建业务融合在基层延伸的配套创新,通过不断强化党支部的方向引领、政治保障、组织协调、思想凝聚、文化建设、风险防控、创新驱动、人才培养、监督执纪等方面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显著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攻坚克难的内生动力,着力在锻造坚强战斗堡垒和深入推进“新时代红色堡垒”工程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突出科学建构,厘清“五岗五融”深度融合机制的内在机理
“五岗五融”深度融合机制的提出,是国网福建技能培训中心遵循客观发展规律,有效解决党建业务“两张皮”难题的关键举措。“五岗五融”深度融合机制以培训业务部门为落脚点,明确和落实支部书记、支部委员、项目经理、客户经理、培训师五个纵向岗位党员责任,在组织单元和个体细胞的双向互构、相辅相成的反应中强化党建在党建业务深融合、双提升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和赋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