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干部作风整顿大会,主要目的是深刻剖析当前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整顿方向和重点,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以作风的大转变推动全县各项工作的大提升。干部作风关乎党的形象,关乎事业发展,关乎人心向背。我们必须以刮骨疗毒的勇气,坚决整治干部作风方面的顽瘴痼疾,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作风保障。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深刻领会干部作风整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干部作风是党风政风的重要体现,也是推动工作落实、促进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们通过开展一系列作风建设活动,全县干部作风有了明显转变,广大干部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中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责任担当。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干部作风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绊脚石”。
从全县发展形势来看,当前我县正处于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一方面,随着国家一系列重大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县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振兴等方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我们也面临着区域竞争日益激烈、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社会矛盾复杂多样等诸多挑战。在这样的形势下,如果我们干部作风不实、效率不高、担当不够,就难以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就会在激烈的竞争中掉队落伍。
从群众反映的问题来看,一些干部在工作中还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习惯于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对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漠不关心、敷衍塞责;一些干部工作作风漂浮,缺乏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对待工作不认真、不负责,得过且过、敷衍了事;一些干部纪律意识淡薄,自由散漫、我行我素,上班迟到早退、工作时间上网聊天、玩游戏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问题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从干部自身成长来看,作风是干部成长的重要基石。一个干部只有具备良好的作风,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才能在工作中取得实实在在的业绩,才能得到组织的认可和重用。反之,如果一个干部作风不正,就会失去群众的信任,就会在工作中处处碰壁,就会影响自己的成长进步。因此,加强干部作风整顿,不仅是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干部自身成长进步的需要。
二、聚焦突出问题,坚决整治干部作风方面的顽瘴痼疾
针对当前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要以“钉钉子”的精神,一个一个地解决,一项一项地整改,确保干部作风整顿取得实效。
(一)整治不作为、慢作为问题
不作为、慢作为是干部作风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一些干部在工作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遇到问题绕着走,碰到矛盾往上交,对上级安排的工作推诿扯皮、敷衍了事;一些干部工作节奏慢、效率低,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久拖不决,导致一些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坚决予以整治。要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和问责制,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对不作为、慢作为的干部要严肃问责,该调整的调整,该处分的处分,形成有效的震慑。同时,要加强对干部的考核评价,把工作实绩作为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激励干部积极作为、主动担当。
(二)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一些干部在工作中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实效,习惯于开大会、发文件、搞检查,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一些干部脱离实际、脱离群众,高高在上、指手画脚,对基层情况不了解、不关心,对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坚决予以纠正。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实事求是、真抓实干,坚决反对一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做法。要精简会议文件,改进工作作风,切实减轻基层负担,让干部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去。要加强调查研究,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做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三)整治纪律松弛、自由散漫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