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开展了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大家结合工作实际,谈认识、讲体会、提建议,达到了统一思想、明确方向、凝聚力量的目的。下面,我结合学习内容,谈三点意见。
一、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总动员、总部署。我们要深刻领会全会精神的核心要义,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一)深刻领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 。 全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来展开。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一论断深刻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内涵。我们要立足县情实际,找准改革切入点和突破口,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民主法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领域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实践注入强劲动力。
(二)深刻领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 。 全会提出“六个坚持”的重大原则,即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这“六个坚持”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总结,是推动改革行稳致远的方法论。我们要准确把握“六个坚持”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比如,在推进乡村振兴中,既要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不动摇,又要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推进基层治理中,既要坚持党的领导,又要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
(三)深刻领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 。 全会部署了未来五年的重大改革举措,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等各个领域。我们要结合县域实际,认真研究全会部署的改革任务,明确改革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比如,全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我们要立足本地产业基础,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布局 建设未来产业,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全会提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我们要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二、准确把握县域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切实增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当前,我县正处于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现跨越赶超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清醒认识面临的形势任务,切实增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准确把握县域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 。 从机遇看,国家重大战略叠加效应持续释放,我县同时处于”一带一路”节点城市辐射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三大战略交汇地带,政策红利加速转化为发展动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加速崛起,为我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布局未来产业提供了”换道超车”的窗口期。从挑战看,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全球产业 链供应 链重构加速,我县外贸型企业面临订单转移压力;国内需求不足问题凸显,房地产投资持续下行,消费市场复苏缓慢;财政收支矛盾加剧,民生支出刚性增长与税收增长放缓的矛盾突出,”三保”压力持续加大。我们要科学 研 判”时”与”势”,辩证看待”危”与”机”,善于在”双循环”新格局中找准定位,在” 六稳””六保 “大考中锤炼本领,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二)准确把握县域发展存在的短板弱项 。 近年来,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但对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对照群众期盼,还存在不少短板弱项。经济总量不大,2024年GDP仅占全市的7.8%,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2万元;产业结构不优,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2:48:40,传统制造业占比仍达65%,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不足3%;创新驱动能力不足,R&D投入强度仅为1.2%,高新技术企业不足50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8件,低于全市平均水平。民生领域短板突出,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2.3人,养老床位缺口达1200张,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78%,均未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干部作风不实,”文山会海”有所反弹,2024年全县发文量、会议次数同比分别增长8.3%、11.5%,形式主义新变种”数字留痕””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开始抬头。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以改革思维和改革办法破解发展难题,切实把短板变成”潜力板”,把痛点变成”突破点”。
(三)准确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着力重点 。 结合我县实际,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要聚焦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国资国企改 革,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二要聚焦民主法治领域改革,健全 全 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XX;三要聚焦文化体制改革,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培育壮大文化产业,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四要聚焦社会事业改革,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五要聚焦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落实“双碳”战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设美丽XX。
三、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XX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改革重在落实,也难在落实。我们要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XX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改革责任 。 县委改革办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加强改革统筹协调;县级领导要落实“一岗双责”,对分管领域改革任务亲自部署、亲自协调、亲自督办;各专项小组、各责任单位要细化改革举措,明确时间节点,确保改革任务落地见效。要建立改革落实“赛马”机制,对改革成效明显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改革推进不力的严肃问责。
(二)坚持系统集成,强化改革协同 。 改革越深入,越要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建立改革政策“熔断”机制,对可能产生政策冲突的文件实行部门联审,构建跨部门改革协调领导小组,定期召开改革政策“对账会”,防止“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碎片化改革。在推进“放管服”改革中,要建立审批-监管-服务全链条改革机制,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一个平台管服务”的集成改革模式;在推进乡村振兴中,要构建“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位一体振兴体系,建立乡村振兴项目库、人才池、资金池,推动各类要素向乡村集聚。
(三)鼓励基层创新,激发改革活力 。 基层是改革的源头活水。要建立“基层改革观察点”制度,在乡镇(街道)设立改革创新联络站,配套建立改革容错免责清单,对基层创新实行“三允许三支持”(允许试错、允许纠错、允许重来,支持首创、支持推广、支持表彰)。比如,我县XX镇在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创新“三权分置+三 股分 红”(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成员股、集体股、公益 股分 红)模式,激活沉睡资源;XX社区创新“政治引领、自治强基、法治保障、德治教化、智治支撑”五治融合模式,入选省级基层治理创新案例。下一步要建立“改革创新项目擂台赛”机制,每年评选10个基层改革“金点 子”,每个项目给予50万元创新扶持资金,让基层改革活力充分迸发。
(四)强化督察问效,确保改革落地 。 改革推进到哪里,督察就要跟进到哪里。要建立改革督察“回头看”机制,对改革任务落实情况开展常态化督察,对督察发现的问题实行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销号式整改。要建立改革成效评估机制,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对改革成效进行科学评估,确保改革改有所进、改有所成。
同志们,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落实。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锐意进取、攻坚克难,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成效!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