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召开机关作风建设专题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纪委和省市纪委关于作风建设的部署要求,动员全院上下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刮骨疗毒的决心,坚决整治机关作风顽疾,为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障。作为纪委书记,我结合近期监督执纪中发现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重点,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认清形势,切实增强作风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永恒课题,是医院发展的生命线。当前,医疗卫生领域正处于深化 医 改的关键期、群众健康需求的爆发期、行业监管的严格期,作风问题直接关系医院形象、医患关系和事业发展。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作风建设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抓紧抓实。
(一)作风建设是 践行 初心使命的必然要求 。 医院作为守护群众健康的主阵地,机关作风直接体现党的宗旨意识。近年来,我院在疫情防控、学科建设、服务群众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但也要看到,部分干部职工仍存在“冷硬横推”“庸懒散浮”等问题。例如,有的科室对群众诉求推诿扯皮,导致患者反复奔波,甚至引发 医 患矛盾升级;有的干部工作中搞“形式主义”,会议多、文件多、落实少,导致政策悬空、服务断档;个别人员甚至利用职务便利吃拿卡要,严重损害群众利益。据某省 医 患信任度调研报告显示,超过60%的患者认为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冷漠,35%的患者曾因沟通不畅引发纠纷。例如,海南省白沙县医疗集团原院长郑某某利用职权为医疗用品采购商、工程老板承揽项目提供帮助,非法收受财物1601万元,这种行为不仅破坏了医疗公平,更让群众对医疗机构产生信任危机。这些问题背离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初心,必须坚决整改。
(二)作风建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 当前,我院正面临三甲复审、重点学科建设、智慧医院升级等重点任务,但机关作风中的“中梗阻”“慢作为”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例如,部分行政科室对临床一线需求响应滞后,审批流程繁琐、效率低下,导致某重点学科建设因设备采购拖延而滞后半年;有的干部缺乏担当精神,遇到矛盾绕着走,导致 医 联体合作项目因利益协调问题搁置。据国家卫 健委数据 ,全国二级以上医院因作风问题导致的项目延误率高达25%,直接影响了医疗服务质量提升。作风问题已成为制约发展的“绊脚石”,必须以作风大转变推动效能大提升。例如,某三甲医院通过优化审批流程,将设备采购周期缩短40%,为重点学科建设赢得宝贵时间。
(三)作风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 。 从近年来查处的案件看,作风问题与腐败问题往往交织共生。有的干部从一顿饭、一瓶 酒开始 滑向深渊,有的 利用职务便利在药品采购、设备招标中谋取私利。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2024年全国医疗领域立案5.2万人,其中涉及作风问题的占比达68%。例如,河南省新乡市传染病医院检验科原主任孙某某收受医疗器械公司回扣90.43万元,导致试剂采购成本虚高30%;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人民医院 医 保科科长任某某收受医药企业财物120万元,帮助其违规统计销售数据。这些案件警示我们,作风问题是腐败滋生的温床,必须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某省纪委监委在专项整治中发现,基层医疗机构“空白村”巡诊补助被违规发放,涉及资金超百万元,暴露出作风问题在基层的隐蔽性和危害性。
二、突出重点,以钉钉子精神推进作风建设 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