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石。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市X县X社区主动链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新要求,通过不断实践,探索出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做法和经验。
第一,强化党建引领,发挥基层治理“主心骨”作用。 一是严格选人标准,提高用人质量。XX社区按照村级组织换届的政策规定要求和XX市实施村级组织大岗位制要求,积极稳妥推行“一肩挑”,圆满完成了村级组织换届工作,实现了社区领导班子学历、年龄结构的“一升一降一强”,真正将“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人才选入领导班子,及时成立了以社区党总支书记为组长,社区民警为副组长,社区委员和村民小组长、支部书记为成员的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为社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全方位增强社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二是科学定员定责,落实经费保障。以治理需求为导向,抓住村级组织换届选举机遇,超前谋划,提前布局,将网格长、网格员设置与换届选举后的村组干部范围高度融合,实现辖区网格设置与居民小组设置的无缝衔接,将网格日常运转经费、网格员待遇报酬纳入保障范围,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有力有效推进奠定坚实基础。三是成立专业调解组织,聘请人民调解员。社区创新成立“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专业组”“土地山林矛盾纠纷调解专业组”“种植养殖行业矛盾纠纷调解专业组”3个矛盾纠纷调解专业组和15个网格矛盾纠纷调解小组。在此基础上,又邀请社区内有威望、有资历的老党员、老干部和“新乡贤”,成立了以朱平个人名字命名的“朱平个人调解工作室”,重点调处社区内的邻里纠纷、赡养纠纷等家庭类矛盾。聘任朱平等91名人民调解员,人民调解员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开展调解工作,受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专业调解组织的设置和人民调解员的充实进一步增强了基层人民调解力量,加快构建“多调共治”“联调联治”的大调解工作格局,推进社区基层社会治理多元化解工作。四是以党组织为核心,扛实社区治理的政治责任。充分发挥社区党总支和网格党支部的领导核心、统筹协调作用。推进社区党建、创文、创卫、平安建设等各类网格“多网合一”;推进社区警务“一标三实”信息、基层矛盾纠纷调处信息、非警务警情信息、社区矫正人员信息等互联互通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