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科技局科技服务分析研判报告

**县作为宁夏科技创新示范县,近年来以科技服务为抓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政策宣传与落实、企业培育与指导、项目征集与推动、成果转化与对接等举措,构建了“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产学研协同”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本报告结合**县科技局近年实践,分析其科技服务成效、现存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为县域科技创新提供参考。

一、科技服务工作现状

(一)政策宣传与落实

**县科技局全面开展科技惠企政策宣传活动,确保规上科技型企业政策全覆盖,规下科技型企业全知晓。积极发放全区科技创新“二十二”条政策读本,指导企业用好“**政策计算器”,帮助企业精准把握政策红利。积极争取和落实国家、自治区科技创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一系列政策措施,2023年R&D经费投入完成**亿元,较2022年下降19.7%,投入强度1.17%。为**家新获批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兑现自治区奖补资金**万元,**家企业获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研发专项资金**亿元。获得自治区2023年度科技创新激励以奖代补资金**万元,合同成交总金额达**亿元,切实减轻了企业创新负担,激发了企业创新积极性。

(二)企业培育与指导

建立科技型企业培育库,明确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自治区科技小巨人、自治区农业高新技术企业、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培育对象。组织业务骨干深入企业实地指导,通过沟通交流、查阅资料、实地走访等多种形式,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创新活动开展、科研项目立项、知识产权保护、研发基地建设等方面情况。在培育千叶青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为自治区瞪羚企业过程中,科技局工作人员多次深入企业,帮助企业梳理创新成果,优化研发管理体系,最终助力企业实现了全县瞪羚企业“零”的突破。目前,全县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家,自治区创新型示范企业**家、雏鹰企业**家、瞪羚企业**家、创新联合体**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家,县技术创新中心**家。

(三)项目征集与推动

深入推进“产业出题、科技答题”的新型服务体制,落实“以需求为导向”的项目形成机制。召开“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路径和方法”专题培训班,教会企业挖掘技术需求,围绕解决技术需求开展创新活动。积极征集科技创新项目,引导企业申报自治区科技项目,围绕“六新、六特”产业和创新型县建设,2024年获批自治区重点研发项目**项、自治区科技厅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项、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项、自治区科技厅科技惠民计划项目**项,获批县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示范项目**项。实施县级科技计划项目**项。2024年共争取科技厅各类奖补资金**亿元,完成科技成果登记**项,为全县产业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大的“科技动力”。

(四)成果转化与对接

把科技成果转化作为解决企业技术难题的关键途径,建立完善“项目+人才”“企业+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科技合作模式,打通成果转移转化“最后一公里”。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等方式,先后组织企业赴省外高校进行培训,了解高校科技成果储备,对接企业技术需求;组织开展产学研合作、技术交流、科技成果等专场对接会**场次,培养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意识。充分利用中科院上海研究所、武汉大学、西安交大、扬州大学化工学院等院所人才、技术优势,开展石墨烯等前沿新材料技术、高分子材料技术、碳基等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技术、锂电池等电子材料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加速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有力推动了企业发展和产业升级。

三、存在问题分析

(一)服务深度与精准度不足

部分科技服务工作停留在表面,对企业深层次的技术需求和创新痛点把握不够准确。在政策宣传中,虽然做到了广泛覆盖,但针对不同企业规模、行业特点的个性化解读不足,导致部分企业对政策理解不深,无法充分享受政策优惠。例如,一些小型科技企业在申报科技项目时,由于对申报条件和流程理解不透彻,准备的申报材料不符合要求,影响了项目申报成功率。

(二)服务资源整合力度不够

科技局在整合高校、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等外部服务资源方面存在不足,未能充分形成协同服务的合力。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合作还不够顺畅,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同时,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科技企业融资渠道有限,制约了企业的创新发展。如部分科技型中小企业因缺乏抵押物,难以从银行获得足够的贷款支持,影响了科研项目的推进。

(三)服务队伍专业能力有待提高

科技服务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参差不齐,部分人员对新兴技术领域了解不够深入,在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和指导时,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在面对一些复杂的技术问题和创新需求时,服务人员缺乏有效的解决办法和应对策略,影响了服务质量和效果。

四、改进建议

(一)深化精准服务

建立企业需求调研常态化机制,定期深入企业开展调研,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案例分析等方式,全面了解企业的技术需求、创新困境和发展规划,为企业量身定制个性化的科技服务方案。根据企业的不同需求,开展分类指导和培训。针对政策申报,组织一对一辅导,帮助企业梳理申报材料,提高申报成功率;针对技术创新,邀请行业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和技术会诊,为企业提供技术解决方案。

(二)强化资源整合

搭建科技服务综合平台,整合高校、科研机构、金融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等各类资源,实现信息共享、资源互通。通过平台发布企业技术需求、高校科研成果、科技金融产品等信息,促进各方之间的有效对接与合作。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设立科技信贷风险补偿基金,鼓励银行加大对科技企业的信贷支持;推动科技企业与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机构的合作,拓宽企业融资渠道,解决科技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三)提升服务队伍素质

加强科技服务人员的专业培训,定期组织内部培训、外部进修、学术交流等活动,提高服务人员在政策解读、技术评估、项目管理、金融服务等方面的专业能力。引进具有丰富科技服务经验和专业技术背景的人才,充实科技服务队伍,优化队伍结构,提升整体服务水平。同时,建立健全服务人员绩效考核机制,激励服务人员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

**县科技局在科技服务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政策宣传、企业培育、项目推动和成果转化等方面为县域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也存在服务深度、资源整合和队伍能力等方面的问题。通过采取深化精准服务、强化资源整合、提升服务队伍素质等改进措施,**县科技局有望进一步提升科技服务效能,为**县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更有力的支持,推动县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1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