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文】 “枝枝傲雪,节节千霄”“有似君子豪气凌云,不为俗屈”……古人常以竹喻君子,这也恰如新时代年轻干部应有的作风底色。广大年轻干部当如劲竹,培树经霜不凋的秉性气节,砥砺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在扎根大地、植根群众中汲取成长的养分,在新征程上向上生长、奋勇争先,努力成为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重任的可靠接班人。 (中国纪检监察报《像竹子一样成长》)
【典故】 出自清代郑板桥《郑桥桥集·题画竹》,盖竹之体,瘦孤高,枝枝傲雪,节节千霄,有似君子豪气凌云,不为俗屈。故板桥画竹,不特为竹写神,亦为竹写生。瘦劲孤高,是其神也;豪迈凌云,是生也。
【释义】 意思是,竹子每个枝条都顶着风雪挺立,每个竹节都透露着坚忍不拔的精神。
【赏析】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自古以来,竹子就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常客,被视为高尚品格的象征、廉洁正直的代表,人们在品味竹的清雅高洁中以竹明志。唐代张九龄曾咏竹,称“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竹子外直中空,常被人赞为是谦逊内敛、虚怀若谷的象征。宋代苏轼一生爱竹、咏竹,与竹相伴,他的咏竹诗篇,写尽了竹子的气韵风骨。《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词中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在描绘竹子“淡然快意”的同时,更隐喻人生须有宠辱不惊的坦然。谦虚淡泊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也是共产党人一贯的优良作风。叶剑英元帅在《题画竹》诗中写道:“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这正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无论是在长征途中同张国焘分裂主义作斗争,还是后来在许多人生抉择和重大历史转折关口,叶帅总是一次次作出正确抉择,毛泽东称他“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学习竹子的精神,学出永不变色的英雄本色、刚正不阿的坚贞气节、虚心谦逊的境界品格 、无私奉献的宝贵精神,始终走在前作表率。
【用法】 主要适用于作风建设类、教育培训类讲话,催生强调格局气节,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精神家园,始终做到为人正直、弘扬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