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监督工作会议交流发言材料汇编(十篇)

干部监督工作会议交流发言材料汇编(十篇)

织密干部监督 “三张网” 推动干部监督提质增效

近年来,教育系统党委织密政治监督、制度监督、日常监督 “三张网”,加强干部监督制度建设,着力提高教育系统干部监督工作质量和水平,建设堪当教育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一、织密政治监督网,把好干部履职担当 “方向盘”

坚持将政治教育摆在干部教育首位,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纳入干部教育培训的首要内容,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定力、强化政治担当。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领导班子建设和年轻干部工作重要论述 20余次,召开党组、党委会议研究干部选拔任用和干部监督管理等相关议题6次。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作为干部政治监督的重点内容,聚焦政治标准政治要求,采取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等形式,将廉政教育贯穿到党员干部工作学习中,推动党员干部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

二、织密制度监督网,全力打造教育强师 “蓄水池”

紧盯 “干部任用、职称评审”,抓实责任链条。 牢固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制定《 **市中小学中层管理人员选聘工作实施意见(试行)》文件,把公道正派融入选人用人全过程,把牢干部选任“入口关”,规范学校中层干部选用程序。整体配齐正科级领导干部25人,副科级领导干部23人,形成合理的年龄梯次,实现结构合理、梯次配备和优势互补。

紧盯 “师德师风和教学管理”,抓牢常规管理。 充分发挥 “96359”电话、网络、来信、来访“四位一体”群众监督通道途径,制定《中小学名师评选管理办法》《中小学骨干教师评选管理办法》等3项制度,实现对师德师风一学期一通报,一年一考核,继续加强师德师风教育、考核和监管。

紧盯 “党务会议和校务会议”,抓实制度保障。 紧盯关键环节,逐步完善 “三重一大”议定事项,制定下发《中小学校党组织委员会会议议事制度》《中小学校校长办公会议议事制度》《中小学校“三重一大”事项清单》等相关制度文件,指导推动学校制定“一校一案”,制度机制建立到位。

三、织密日常监督网,建好干部廉政风险 “防火墙”

制定《中小学 (含职校)考核办法(试行)》,坚持制度管人、流程管事,扎实做好平时考核和年度考评。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两项法规”、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制度,签订党风廉政责任书6份,发挥日常谈话、任职谈话和诫勉谈话“预警”作用,发现苗头性问题及时批评教育、咬耳扯袖。近年来,警告处分1人。坚持每年开展“一报告两评议”工作,教育系统2023年度新提拔任用干部民主评议满意度达到100%,在市组织工作会议上得到市委领导高度认可。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利用元旦、春节、七一、教师节等走访慰问100余人,发放慰问金和慰问品10万余元。

下一步教育系统党委将:

(一)深化作风建设,锤炼实干“硬作风”。 将作风建设作为推动工作落实的重要抓手,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建立健全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将作风建设纳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对作风不实、履职不力的干部进行严肃问责,形成 “优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氛围。

(二)注重能力提升,打造专业“强队伍”。 围绕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教育强国建设,注重提升干部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加强与浙江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天津市教育援助资源,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赴外地考察学习等方式,拓宽干部视野,增强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领导能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人才保障。

(三)加强关爱激励,激发干事“新活力”。 建立健全干部关爱机制,关注干部身心健康,定期开展健康体检、心理健康辅导等活动。完善干部考核激励机制,让有为者有位、能干者能上。同时,注重倾听干部心声,及时解决干部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通过一系列关爱激励措施,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活力,为实现教育事业发展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

着力构建从严管理监督体系 努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国企干部队伍

近年来,中能建工集团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从严管理监督干部系列重要论述和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聚焦主责主业,健全制度机制,努力推动形成良好的选人用人环境和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一、突出政治引领,强化责任担当。一是坚持把政治教育贯穿始终。 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主课、首课,严格落实 “第一议题”抓学习、“第一遵循”抓贯彻,通过领导干部“全面学、深入习”,打造“党旗领航”学习品牌,每年开展党员干部培训班超千场次,覆盖党员干部达2万人次。 二是坚持把政治标准摆在首位。 紧盯提拔重用的各层级干部全面开展政治素质正反向测评,全方位、多角度、近距离考准考实领导干部政治素质,建立干部政治素质档案 620份;紧盯“关键少数”,开展企业领导班子政治建设自查和系统评估工作,先后调优班子5个,调整干部16名;紧盯集体把关,突出任前审核,加强与纪委、信访、审计等部门沟通,坚决把政治上不合格的干部挡在门外。 三是坚持把政治责任扛在肩上。 制定专项检查整改指导意见,完善审核把关和督促落实机制,重点针对选人用人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结合选人用人专项检查、 “带病提拔”倒查、举报问题线索核查、巡察整改监督等工作,对所属10家企业选人用人工作情况进行监督,着力发现和纠正岗位匹配度不高、群众公认度偏低等问题;对中央巡视及所属24家被巡察单位进行常态化指导监督,推动整改问题225个,建立健全项目责任制等制度166项。

二、突出监督重点,强化全域管理。一是管好关键人。 加强对领导干部、年轻干部特别是 “一把手”的监督,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制定《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实施细则》,指导各级党组织制定议事规则和“三重一大”决策事项清单,督促各级班子落实决策程序,坚决严禁决策“一言堂”,防止“一把手”变成“一霸手”。对存在不敢为、不善为问题的3家单位6名班子成员进行组织调整。 二是管到关键处。 全面落实干部选拔任用规定,严格落实 “凡提四必”要求,制定实施6项制度,严格执行主要负责人末位表态规定,坚持廉政意见“双签字”制度,建立全环节留痕的选拔任用体系,实现了干部选拔任用过程可追溯、可倒查,不断提升选人用人质量。集团党委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一报告两评议”好的比率2023年比2021年提升20.71%。 三是管住关键事。 统筹发展与安全,紧盯工程建设领域项目承揽、安全生产、招投标、资金使用等关键环节,压实监督责任,形成全流程监督机制。严格执行 “三不”原则,抓牢“四大考核体系”“四项经济工作”“四大管理平台”“集团化、区域化、专业化”发展模式、运用好项目管理责任制等现代企业制度和管理平台。斩断利益链条,全面加强集团各业务板块风险防控工作,2024年度完成线上招标采购6814笔,为集团各项目争取提升了至少2个百分点的利润率水平,防止“项目上马、干部下马”。 四是管在关键时。 强化日常管理监督,抓早抓小、防微杜渐,重点关注新提拔任职领导干部公示期、换届前后、节日假期、干部离任等关键时期,对领导干部 “八小时”外违规经商办企业、离职从业、酒驾醉驾等情况及时跟踪了解,今年受理办结信访举报157件,谈话提醒19人,党纪处分10人,确保时时筑牢思想防线,做到日常监督“全覆盖”。

三、突出专项整治,强化监督质效。一是全面做好整治工作。 围绕企业管理薄弱环节,向重点领域延伸,常态化开展近亲繁殖、违规办理和持有因私出国 (境)证件、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政商“旋转门”、“逃逸式辞职”等重点方面专项整治,对22人进行了岗位调整,对957名干部的信息进行公安登记备案,着力解决个人有关事项报告中的12项突出问题,建立定期联络联系机制,对离职人员不合规行为予以规范,不断提高规范化水平。 二是重点开展专项治理。 重点围绕专业化分包、建筑材料、机械设备租赁等领域,明确界定违规行为的边界,包括禁止利用职权谋取商业利益、禁止不公平竞争等规定,要求干部定期申报家属经商办企业情况,并且在一定范围内公开信息,广泛接受监督,对违规行为零容忍,对违规违纪的 3名干部进行组织处理。 三是织密制度监督笼子。 从权力运行监督着手,制定权力清单和负面清单,完善监督机制,堵住制度漏洞,不断通过法治和机制规范领导干部对公共权力的使用,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出台企业公开招聘制度,健全干部近亲属选拔任用审核机制,强化选任事项事前把关,持续匡正选人用人风气。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本次会议精神,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做好新时代干部监督工作,着力锻造一支堪当改革重任的国企干部人才队伍,发挥好 **省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力量。

强化四大监督提升监督质效

近年来,建业咨询集团坚持严的主基调贯穿干部队伍建设始终,强化思想、制度、日常、联动四大监督,不断拓宽监督视角、织密监督网络、发挥监督实效,推动干部监督工作提质增效。

一、强化思想教育,筑牢干部监督 “防火墙”

建业咨询集团坚持把政治教育放在首位,不断健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常态化机制,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 “第一议题”制度、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等制度,深入开展党政工作作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持续推动广大党员干部自觉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筑牢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堤城、行动堤坝。

二、强化制度落实,扎牢干部监督 “铁栅栏”

进一步完善干部请销假制度、会议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制度,形成工作机制,加强党务、政务、财务公开,切实用制度管人管事,促进干部管理规范化。突出考核引领,制定并下发年度绩效考核方案,全面落实以 “自然生长法则”为导向 的绩效考核“牛鼻子工程”,聚焦主业发力,落实“四项经济工作”管理机制,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促进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从严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办法》,严格执行“凡提四必”和干部任前谈话、廉政考试、廉政承诺等日常监督制度,对干部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咬耳朵、扯袖子”,防止“小病”变“重疾”。综合运用督查调研、谈心谈话等制度,推动监督下沉落地,监督于问题未发之时,让干部感受到监督、习惯被监督。

三、强化日常监督,拉好线上线下 “警戒线”

坚持监督关口前移,扩大监督范围,全覆盖盯紧人、把好关,筑好干部监督 “防火墙”。严格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意见》,紧盯“关键少数”,扎实开展“一把手”离任监交、领导千部述职述廉等工作,及时发现解决问题,防止“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严格落实对基层单位监督责任,开展集团所属企业“近亲繁殖”问题专项排查工作,对集团所属15家企业45名高管进行逐一排查,明确要求集团所属国有企业党组织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要通过严格执行国有企业选人用人政策标准、定期对选人用人情况开展监督等方式,增强选人用人透明度和公信力,坚决防止“近亲繁殖”和克服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落实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民主测评必测、个别谈话必谈、征求意见必听、反映问题必核。严格执行个人有关事项报告“两项法规”,近三年来填写集团总部及所属企业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260份。严格执行因私出国(境)报告审批规定,集中统一保管集团管理干部的出国(境)证件32本。

四、强化信息共享,构建部门联动 “大网络”

构建干部监督 “大工作格局”,把干部的工作圈、生活圈和社交圈衔接起来,进一步加强部门沟通协调,形成干部监督工作合力。建立同负责监督部门“联席会”机制,将组织人事、财务、审计、法务等具有监督职责的部门纳入其中,交流情况、互通信息,分析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中出现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研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统筹推动业务部门、职能部门“组织推动”,根据工作职责,聚焦组织、推动、落实、监督、整改五个关键环节,将日常监督的触角延伸至日常、做到经常,发挥业务部门、职能部门监督主体责任,确保监督工作全覆盖、无死角,形成良好的监督工作氛围。

下一步,建业咨询集团党委将积极探索开展干部监督工作调研,进一步压紧压实各级责任。加大对各单位干部监督工作的指导,推动互学互鉴,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注重经常抓在日常 不断锤炼敢担当善作为的国有企业干部队伍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建信集团党委干部监督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紧盯关键环节,以上率下,营造干部监督好氛围

一是紧盯重点对象常态化监督。 结合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对新提拔干部、年轻干部、关键岗位干部开展常态化警示教育,全面夯实党员干部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教育引导推动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自觉树立起接受组织监督的意识。 二是紧盯重点事项具体监督。 围绕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紧盯四项经济工作,坚持把 “一把手”和班子成员监督作为推动各项工作的关键环节,形成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全员落实日报告、周例会、班子碰头会机制,提出工作难点班子共商,重点事项协调推动,难点问题及时解决,干部主动作为和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不断增强。 三是紧盯巡察整改严格监督。 聚焦巡察整改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堵点,开展专题会探讨解决措施,压实班子成员责任,定期开展巡察 “回头看”工作,把整改融入日常工作、融入全面从严治党、融入班子队伍建设,强化巡察成果综合运用,以巡促改、以巡促建、以巡促治。

二、把住关键关口,选贤任能,选拔干部质量有保障。一是严格执行 “凡提四必”。 把 “四必”程序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第一防线”,着力增强干部选任监督工作的预审把关作用,坚决把政治上有硬伤、廉洁上有问题的干部甄别出来、挡在门外,有效防止干部“带病提拔”。 二是严格干部监督工作联席机制。 加强组织部门与集团纪委、财务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凝聚干部监督工作合力,更加全面、准确地掌握干部信息动态,形成部门联动、信息共享的 “大监督”格局。同时,落实党风廉政意见“双签字”制度,压实选人用人责任。 三是严格干部选拔任用管理。 依据《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办法》 ,坚持把干部选拔任用管理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来抓,不断加强干部备案管理,从岗位设置、任职条件、选任程序等方面从严把关,提高干部选用工作的规范性和干部整体质量。

三、健全制度体系,注重培养,干部全程监督无死角

一是制定《建信集团外派人员管理办法》。 树牢 “大建工”理念,坚持“干部在一线锻炼、能力在一线培养、作风在一线转变”的正确导向,让干部在一线工作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所有外派人员实行提级管理划归党群工作部统一管理,定期向派驻单位了解干部履职尽责情况及思想动态,按月给出评价意见,与集团月度同步考核,避免干部外派即失联。 二是制定《建信集团党委联系服务青年人才制度》。 建立 “七个一”机制,实时掌握、分析干部思想动态,以上率下充分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班子成员共联系服务优秀人才35人,实现党委联系服务青年干部全覆盖。 三是严格监督结果运用。 全面落实党内监督各项制度,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落实领导履职待遇、 “三公经费”使用及报销等专项监督,发现并整改问题43项,整改涉及干部作风、履职能力等方面问题5条。将谈话提醒、批评教育、函询、诫勉等情况纳入建立领导干部负面清单,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年度考核、评先选优的重要参考。近年来,提醒谈话14人、诫勉2人、警告1人、严重警告1人、开除党籍1人。每年对集团中层及所属企业班子成员进行年度考核,平职调整干部4名,不胜任退出1人。

下一步,建信集团党委将深入贯彻此次会议精神,以更加科学、更加严密、更加有效的思路举措,进一步从严从实做好新时代干部监督工作,更好激发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愿担当、敢担当、善担当蔚然成风,形成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浓厚氛围和生动局面。

强化监督推动激励干部在经开区高质量发展中担当作为

根据工作安排,现将经开区干部监督工作汇报如下。

一、聚焦选人用人监督,把好 “入口关”

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选人用人必须把好政治关”的重要指示,把政治标准、政治要求贯穿选人用人全过程。 严把选人 “政治关”。 始终把政治标准作为 “第一标准”,聚焦省委对经开区的改革决策部署要求,注重在经济高质量发展、招商引资等重大任务一线精准识别干部。2021年7月,汇天投资公司28名职工报名参加管委会26个岗位竞聘,15名同志成功竞聘。2024年3月,本着自愿报名、人岗相适等原则,分级分区域进行人事调整,管委会机关到位13人,**分区到位10人,**分区6人,**分区到位5人。 守好任用 “程序关”。 牢固树立 “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在岗位设置、选任程序等方面从严把关,提高干部选用工作的规范性。3年以来,组织公开招聘6次,收到简历320份,面试180余人,录用11人;建立廉政档案28人28份,签订党员廉洁承诺书26人78份,上报监察信息表34人102份,严防“带病提拔”“带病上岗”。 筑好人才 “蓄水池”。 坚持以共建园区为载体,以 “重点干部重点培养、优秀人才优先培养”为原则,注重多领域、多层次、多岗位历练干部,强化“磁石效应”。3年以来,开展各类能力提升培训班170场次1500余人次,慰问一线干部职工2500人次,对5名挂职干部实行统一安排食宿,严格落实好援疆干部各项福利待遇。

二、聚焦干部日常监督,把好 “廉洁关”

坚持关口前移,全过程监督筑好监督的 “防火墙”。 抓牢思想教育。 坚持抓好党性教育这个核心、抓好道德建设这个基础,把加强党的纪律建设融入招商引资、服务企业全过程。 3年以来,累计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会议21次,签署家庭助廉责任书68份,上廉洁党课17次,开展党风廉政专题教育22次,观看警示教育片58场次670余人次。 建立有效措施。 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切入点,健全风腐同查同治工作机制,强化招商引资全过程监督,制定印发《新型建材经济技术开发区作风建设管理办法》《新型建材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员干部廉洁从业十严禁》等制度,加强对 “关键少数”、关键岗位的监督。3年以来,累计向园区企业宣讲3800人次,悬挂47条宣传横幅、放置举报信箱4个、宣传展板43块,全力做好群众监督工作;开展外出招商人员集体廉洁谈话38人次。 强化监督检查。 强化对落实民主集中制、 “三重一大”决策等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坚持把解决企业职工群众急难愁盼作为首要工作,最大限度保障职工群众切身利益。以集中整治为抓手,督导检查6570场次安全生产工作,发现安全生产隐患3000余项,发现和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7项,职能部门问题20项,建立和完善制度32项,切实优化营商环境,改进工作作风,提升职工群众幸福度、满意率。

三、聚焦干部关心关爱,把好 “激励关”

坚持 “严管”与“厚爱”相结合,全面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坚持考准考实。 充分发挥绩效考核 “指挥棒”作用,按照以岗定薪、按绩取酬,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上不封顶、下不保底、突出发展空间的原则确定差异化考核标准。3年来,提拔中层干部6人,薪酬职级上调17人,不胜任退出2人。 坚持正向激励。 坚持正向激励与负向约束相结合,不断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 3年以来,累计选派外出参加培训58人次,赴天津挂职学习2人次,获得师优秀党员称号1人,累计慰问干部10余人次,开展各类文化活动41场次232人次 。坚持反向鞭策。 坚持把理想信念教育贯穿干部监督全过程,聚焦干部作风、履职尽责等问题,通过批评教育、红脸出汗、谈心谈话等方式,强化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以末位轮岗、淘汰倒逼干部抓落实、提效能,进一步改进党员干部工作作风。 3年以来,累计谈心谈话15人次,约谈3人次,组织处理2人次,通报2人次。开展督导检查72次,发现问题20余条,并督促整改落实。

下一步,经开区将认真学习贯彻本次会议精神,坚持用严的标准做好新时代干部监督工作,坚持用严管厚爱相结合,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推动师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多维度构筑干部监督 “立体防线” 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国企干部队伍

近年来,城市建设集团党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及从严管理监督干部等系列重要论述,驰而不息健全精准发力、标本兼治的监管体系,为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国企干部队伍和加快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一、突出政治引领,抓住干部监督管理关键。一是持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必修课,将干部监督管理相关政策法规作为重要课程,制定下发《工作制度汇编》 ,各层级开展学习宣贯及专项培训20余场次,覆盖党员干部330余人次。 二是坚持把牢干部政治标准。 对提拔任用干部全面开展政治素质正反向测评,建立干部政治素质及干事工作档案 107份,专项开展领导班子政治建设自查工作,系统评估出政治表现较好的领导班子2个,针对自查问题制定整改措施4条,调优存在问题较为突出领导班子1个。 三是持续深化政治巡察整改。 充分发挥巡察工作 “政治体检”作用,坚持落实市委第四轮巡察、选人用人专项巡察整改要求,制定下发《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范指引》《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流程表》,组织开展专项培训覆盖组织工作专员20余人从严从实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

二、聚焦关键环节,强化干部监督管理水平。一是聚焦选任监督。 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走好干部选任监督第一步,近三年提拔任用 20余名在新疆项目一线实绩突出的优秀干部。严格落实干部选拔任用全程纪实、“凡提四必”、廉政“双签字”等制度,近五年对110余名拟提拔和进一步使用干部严格审核,严把干部选拔任用“入口关”。 二是聚焦日常监督。 深化运用监督执纪 “四种形态”,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跟进提醒、闭环整改,近五年谈话提醒9人,党纪处分18人;持续加强制度创新,制定印发《党员领导干部廉政档案管理办法(试行)》《受处分人员回访教育工作办法》,建立党员领导干部廉政档案111份,回访教育干部18人次。 三是聚焦专项监督。 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任职回避、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出国 (境)管理等工作,集中填报《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亲属从业情况报告表》198份,对4人落实回避调整,开展专项培训着力解决个人有关事项填报中的突出问题4项,向公安部门报备更新174名干部信息,集中保管147名干部职工因私出国(境)证件,先后审批办理4名干部因私出国(境)证件办理事宜。 四是聚焦制度监督。 推进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制度,严肃个人事项报告填报的时间、对象、证照、资产等纪律要求,督促填报人对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切实发挥个人事项报告在干部监督中的有效作用。近三年以来,共收集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表 500余人次。

三、深化监督举措,提升干部监督工作质效。一是坚持和运用好干部谈心谈话制度。 充分利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干部大调研等契机,拟定 “个性化”谈话提纲,梳理提醒谈话对象廉政风险点,加强干部“预警式”式监督。近三年,集团高管与分管单位(部门)召开座谈会近百场,约谈累计覆盖干部近千人次。 二是建立部门联动的协同监督管理体系。 加强干部监督与党风廉政监督、审计监督、信访监督等工作的同题共答,动态收集掌握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涉案涉诉等情况,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2022年至今集团纪委累计出具廉洁意见回复函160份363人次,先后共享反馈涉干信息10余条,着力破解干部监督信息碎片化、监督合力不够问题。 三是拓宽群众参与的干部监督渠道。 健全畅通各类监督平台,让群众参与到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等工作中来,同时积极发挥网络新媒体优势,将抖音、朋友圈等新媒体平台纳入干部监督范围,对广大干部群众反映的问题认真查核、严肃处理,坚决防止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近年受理办结相关信访举报 20余件。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城市建设集团党委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坚持问题导向,以高标准干部监督工作助推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坚持选任监督,把牢干部选拔关口。 不断加强选人用人监督,从岗位设置、任职条件等方面从严把关,坚持把干部监督贯穿推荐考察、征求意见、任职公示等选人用人各个环节,做到同步监督、环环把关,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实时性、有效性。

二是从严管理监督,筑牢干部监督防线。 不断健全完善干部管理监督制度体系,从严规范如领导干部因私出国 (境)管理、兼职排查等措施监督,持续抓实如任职回避等专项监督,不断加强如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民主集中制等制度监督,确保管理监督实效。

三是强化融合监督,构建立体监督体系。 进一步整合纪检监察、信访、审计等监督力量,通过信息互通、集中研判等方式,推动干部监督工作同题共商、同题共答,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督体系。同时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全力做好管理监督效能转化文章,推进管理效能进一步强化。

找准方法多角度发力 持续提升干部监督工作质效

志诚建材公司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市委的决策部署,不断加强干部监督工作,为进一步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强化政治理念,筑牢思想之基。 坚持教育在先、防范在前的原则,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加强干部教育管理。 一是拧紧干部思想 “总开关”。 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等各类主题教育为契机,通过集中学习、专题辅导、研讨交流等多种方式,及时跟进学习。近三年,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相关内容 70余次,研讨交流300人次。组织干部召开党纪学习教育警示教育会37次、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37场。 二是抓住风险防控 “关键点”。 紧盯元旦、春节等重要节点,层层开展警示教育共计 37场次,累计受教育1377人次。各级党组织书记上专题党课60余场次,开展家风家教理论学习10余场次,不断净化“八小时”之外的社交圈、朋友圈、生活。 三是筑牢源头预防 “防火墙”。 着力克服工学矛盾,积极选派年轻干部、重要岗位干部参加上级调训,为干部综合素质提质增量创造条件。近三年共有 32人次的中、高级管理人员参加上级调训。严格选用标准,树立正确导向。

坚持树立 “四重用人导向”,让干部管理监督抓在日常、严在经常。一是在“查”上强落实。 进一步加强基层选人用人工作指导,坚持每半年对所属单位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对发现问题现场进行指导。检查结束后,对共性问题召开组织工作推进会再次进行反馈和要求,并在下一次检查中查看整改情况。通过查、改、查的方式,不断进行强化工作标准和落实力度。 二是在 “考”上看标准。 认真落实 “四考合一”干部考核机制,按照2022年最终确认的“四项经济工作指标”考核结果,动态调整三库(干部考核等级库、干部素能库、后备干部库),将原库中8名不符合标准的干部调整出库,最终入库62人次。同时,根据2023年考核情况,建立2023年三库,入库73人次。通过实绩看干部,让干部干得好就能看得见。 三是在 “育”上促提升。 构建 “考在平常、察在经常、研在日常”的制度体系,绘制了15名中层管理人才画像,建立干部政治素质档案32份。按照培养“之”字型干部的工作要求,近五年先后选派12名干部前往南疆基层参加工作。其中选派2名人员参加FHJ工作,2名中层管理人员参与师专项组工作,依托在南疆成立的公司和厂站,选派8名中层管理人员进行“蹲苗”培养,磨砺本领,扩容能力。

三、抓实专项监督,强化日常管理。 结合干部监督各项专项工作,紧盯关键人、关键处、关键事、关键时。 一是提高集中填报质量。 根据上级党委高质量做好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的要求,组织完成公司管理干部的个人有关事项集中填报,近五年共填报 132人次。按照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任职回避制度相关的要求,分别在2021年、2024年组织公司管理干部的亲属任职情况进行个人申报,并进行研判。 二是加强集中管理力度。 按照对干部因私出国 (境)工作的要求,对32名干部、2名退休干部、2名下属单位董监高人员进行备案,并再次对备案人员持有因私出国境证件进行清查,对17名备案人员的28本因私出国境证件进行统一管理,要求干部出国(境)必须严格按照制度流程审批。 三是坚持纵横联动机制。 综合运用纪检、审计、信访举报等监督方式,扩宽监督关口,同时向下延伸向下拓展,把向下监督做实做细,纵横找准监督着力点和切入点,统筹多方合力。通过横向联动机制,提醒谈话 4人,核实线索1件,给予1名干部党内警告处分。通过纵向向下监督,梳理监管薄弱点和岗位风险点,及时完善机制,加强风险点监管。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贯彻落实好全国及省委干部监督工作会议精神,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认真落实 “三个区分开来”,将干部管在日常、严在经常,进一步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推动形成激励担当干事的浓厚氛围。

坚持严标准、紧链条、实举措 助推学校干部监督工作高质量发展

新基职业技术学校党委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学习领会党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监督干部的重要论述,积极探索干部监督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着力构建全面覆盖、层次分明的干部监督新体系,在聚焦关键环节、补齐短板弱项、明确目标方向三个方面精准发力,显著提升了干部监督的整体效能。

一、紧扣关键环节,准确把握监督 “核心要点”

(一)压实政治担当,深化学习教育。 学校党委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始终,进一步巩固和运用好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学习成果转化,强化干部监督,确保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通过集中与自学融合的形式, 3年来,共组织中心组(扩大)学习60余场次,各支部制定学习计划,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利用每周半天党员集中学习等形式组织党员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切实提升了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

(二)提升政治考量,严把干部政治关。 学校党委始终将政治素质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首要标准,在干部选拔过程中,注重对干部的政治表现进行考察,开展政治素质综合测评,全面了解干部的政治立场、政治态度、政治言论和政治行为。定期开展政治教育活动,提高干部的政治觉悟和政治素养,引导干部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加强政治监督,对干部的政治表现进行常态化、全方位的监督,通过民主测评,加强群众监督。5年来,已对11名提拔和进一步使用的干部进行了政治素质综合评估,并对学校中层干部进行了政治素质的专项调研,精准描绘干部的“政治画像”。

(三)紧抓“关键少数”,全覆盖监督领导干部。 进一步完善党委会议事规则、三重一大议事规则,严格落实党委主要负责同志末位表态发言,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集体决策。向党委班子成员发放《党风廉政建设提醒函》 ,为每一位班子成员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提醒事项,督促领导班子成员根据工作分工,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把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引向深入。对关键岗位和重要岗位中层干部进行轮岗、预防腐败和权力滥用,3年来,平职交流5人次。

二、针对薄弱之处,筑牢监督 “坚实基础”

(一)筑牢纪律规矩防线,明确监督“红线”。 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利用专题研讨和集中学习组织党员干部观看了《初心蒙尘》《持续发力纵深推进》《戒尺》等警示教育片 21次,开展重要时间节点的提醒和警示教育15次,开展家风家教活动5次,坚持以案促教,教育干部时刻铭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二)深化协同监督,共筑监督“合力”。 强化党委主体责任,学校党委办公室、纪委协同联动,深化信息互通共享,形成监督合力,早发现、早处置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增强监督叠加效应。

(三)强化日常监督,消除监督“盲区”。 坚持干部任前谈话、公示制度,对拟提拔对象进行任前谈话,了解其思想动态和廉洁自律情况;通过公示制度,接受群众监督,确保选拔任用过程的公开透明。通过电话、意见箱等方式,收集群众对干部的监督信息,确保监督渠道畅通无阻。强化事前监督,推动监督关口前移,加强对干部的日常教育和监督管理,通过定期谈心谈话、提醒约谈等方式,及时发现和纠正干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3年来,开展谈心谈话61人次。

三、重视表彰激励,激发干部 “前行动力”

(一)以奖励促实干,设立“标杆”引领。 学校不断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将年度考核、月考核相结合,以高质量考核激励干部担当作为。通过优化考核指标和方法,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考核结果与干部晋升、奖惩挂钩,有效激发了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3年来,共有10名中层干部受表彰。

(二)用好巡察“助推器”,促进履职尽责。 落实巡察整改工作责任制,实行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按照时间节点,逐条逐项对账销号,压实压紧整改责任,确保一件不落抓好整改落实,切实推动巡察整改工作取得成效。通过巡察整改责任落实,倒逼干部转变作风,主动担当,敢于作为,促进干部履职尽责。

下一步,学校党委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党中央对 我 市的定位要求,加强校园廉洁文化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氛围,坚持从严从紧从实,强化干部担当作为,推动干部监督工作高质量发展。

立足医院实际从严从实开展干部监督工作

监督作为治理的内在要素,在管党治党、治国理政中居于重要地位。党的二十大提出, “加强对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指出,“从严从实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管理监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全面从严治党的重点在于从严管理干部,要健全完善干部管理监督制度体系,强化对权力监督的全覆盖、有效性,确保党员干部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市医院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驰而不息健全精准发力、标本兼治的监管体系,不断将监督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

一、强化政治监督,夯实廉洁从政基础

**市医院始终把政治监督作为新时代干部监督工作的首要职责,坚持抓在经常、融入日常,确保全体党员干部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一是注重加强教育引导。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党员干部教育工作,不断加强领导干部思想教育,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党委会、 “三会一课”等多形式开展党性教育和纪律教育,全面夯实党员干部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教育引导推动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自觉树立起接受组织监督的意识,把监督视为全面的“体检”、集中性“预防”,2024年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达460人次。 二是突出政治巡察定位。 坚持落实巡察整改要求,把整改融入日常工作、融入深化改革、融入全面从严治党、融入班子队伍建设,强化巡察成果综合运用,以巡促改、以巡促建、以巡促治。结合市委巡察反馈清单及审计报告,主动履职整改,建立整改问题责任清单,整改工作方案,召开巡察整改专题会议 9次,力促主体责任刚性落地,积极配合师党委巡察“回头看”工作,反馈34条问题已整改完成31项,整改完成率达91%。

二、坚持选任监督,把牢干部选拔关口

党要管党,首先是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市医院不断加强选人用人监督,严把干部 “入口关”,坚持把干部监督贯穿推荐考察、征求意见、任职公示等选人用人各个环节,做到同步监督、环环把关,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实时性、有效性。严格干部选拔任用管理,坚持把干部选拔任用管理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来抓,不断加强干部备案管理,从岗位设置、任职条件、选任程序等方面从严把关,提高干部选用工作的规范性和干部整体质量。近三年提拔任用干部6名,均按照提拔任用程序严格审核,有效充实了领导干部队伍,为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市医院2024年聘任26人,其中正高职称1人,副高职称6人,中级职称11人,初级职称8人。此次聘任工作的顺利完成,不仅为医院选拔了优秀人才,也为职工提供了广阔的晋升空间和发展平台。

三、从严管理监督,筑牢干部监督防线

全面从严治党的重点在于从严管理监督干部, **市医院不断健全完善干部管理监督制度体系,强化对权力监督的全覆盖,确保党员干部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一是 坚持把加强对 “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作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环节,不断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贯彻执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以及选人用人、民主集中制、党内政治生活、重大事项请示报告等制度规定的监督,持续抓实不担当不作为和乱作为问题专项整治。 二是 聚焦监督重点。始终把干部监督贯穿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充分发挥 **市医院组工干部“看人识人、管人用人”经验优势,坚持完善党内监督制度和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定期开展领导干部实绩情况调研,及时掌握干部政治素质、日常表现及工作成效等情况,对干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醒函询诫勉,防止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2023年至2024年,**市医院纪委对领导干部进行诫勉谈话1人次,通报批评2人次。

加强干部日常管理监督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一项永恒课题。 **市医院将在干部监督工作中进一步扛牢政治责任,履行职能分工,不断提升干部监督工作质效,为推动医疗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以政治监督为统领 “三个坚持” 推进机关干部监督工作取得实效

市直党工委按照市委部署要求,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加强党对机关工作的全面领导。按照 **市定位定向要求,结合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机关干部变化需求,加强机关干部监督工作,为**市现代化发展提供干部支持。

一、坚持政治监督,夯实政治机关建设。 对深化政治机关意识教育和对党忠诚教育开展监督,永葆市直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的鲜明本色。 一是监督党的创新理论学习贯彻落实。 重点监督机关各支部支委会、周学习例会、主题教育读书会 “第一议题”制度落实情况,促进机关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和总书记考察重要讲话及关于本系统工作的重要论述。近三年举办10期党员学习班、7期党务干部培训班、5期纪检干部培训班、3期处级干部读书班、9期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培训班,专题报告4次,12个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均将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培训学习必修课,不断增强机关干部忠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以强烈的历史担当、历史主动做好各项工作。 二是对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持续监督。 对机关全面从严治党 “四个清单”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推动党工委主体责任、纪工委监督责任、支部书记第一责任人、班子成员“一岗双责”有机协同,针对“一岗双责”履职难特点,开展专题培训宣传和指导,提升部门和支部班子成员履责能力。 三是监督 “纪律”和“规矩”落实情况。 监督纪律教育,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召开 “纪律和规矩”座谈会3次,严肃督促运用组织生活、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形式学好党章党规,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引导党员干部更好规范自身言行。持续开展纠“四风”树新风,严格监督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情况。将法定假日廉洁提醒机制形成常态化,见人见事,通报身边典型案例,以案示警,以案促改。

二、坚持问题导向监督,提升干部监督效能。 问题是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声音,也是我们开展干部监督的动因。解决问题是干部监督的使命,市直党工委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打开监督工作局面的突破口,也作为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兵场”。 一是做好问题整改监督。 4次召开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推进会,确保整改见实效。对各部门各支部党员纪律教育和党风廉政教育情况开展日常监督,尤其是对巡视巡察、作风建设、党纪主题教育中查摆问题和问题整改进行监督。今年特别对集中整治中机关作风建设查摆的12个方面的问题整改推进进行了监督,提醒谈话4人。 二是抓早抓小,紧盯苗头性问题不放松。 及时发现干部身上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严格执行谈心谈话制度,对考核偏低干部和部门、支部考核中后三名的负责干部及时谈话,近 3年谈话30人次(处级干部8人次),党内警告处分1人。 三是严督导,做实选拔干部第一道防火线。 重视机关干部开展廉洁管理,每年督导干部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少于 3次,坚持原则,并将成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优评先、监督管理的重要参考,近5年谨慎出具廉洁意见涉及90余人次。

三、坚持本领提高监督,提升责任担当能力。 加强机关干部管理监督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机关干部担当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活力,引领他们以更加昂扬姿态投身师现代化建设的各项实践。 一是督强化专业素质培养落实情况。 对近三年导师带徒工作开展了验收工作,对机关部门在创新理论学习、业务技能培训载体方式及效果,抓好岗位练兵、素质拉练,努力锻造行家里手方面给予了评价,对验收前 6名的部门给予绩效加分,对走形式走过场的部门提出批评,并对后3名的部门进行绩效减分。连续多年对推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和作风整治情况进行督导,为机关干部干事创业营造新风正气。 二是督建章立制常抓不懈情况。 强化建章立制,每年坚持对机关部门 (支部)“三重一大”、民主集中制、首问负责制、为基层减负、为基层办实事、行为规范等制度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提出存在的问题并督促整改。督“建言献策”制度常态化执行情况,近几年机关干部建言献策30余条,智慧参与重点工作推进。同时通过“金点子”平台也力所能及地为机关干部干事创业解压松绑、搭建平台、畅通渠道、提供保障,以强大创造活力、工作动力、担当能力,使机关干部能够在新时代展现新作为、体现新担当、创造新业绩。 三是督导为一线服务实践落实情况。 督促检查一线工作法、 “四不两直”,参与专班和“访惠聚”、到基层挂职、“我为群众办实事”和帮助基层解决问题落实情况,促使机关干部在基层成长,在服务中提升。五年中,机关部门(支部)、干部办好事实事400余件,100余名机关干部充实到一线,并在基层得到锻炼,机关干部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实现 **市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广大机关干部的接续奋斗、拼搏进取。下一步,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从党的事业和**省、**市发展后继有人的高度出发,把机关干部教育好、管理好、监督好、培养好,让广大机关干部忠诚于党、奋斗于使命,在实现**市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3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