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工作经验材料:提升县区保密管理水平 筑牢保密安全防线

保密工作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重要防线,提升保密管理水平是县区保密工作的重要任务。在工作中,我们应坚守党管保密“生命线”,常念遵规守密“紧箍咒”,打好从严管密“主动战”,筑牢依法治密“防火墙”,打造科技强密“新引擎”,织牢有效护密“安全网”,确保党和国家秘密的安全。

一、坚持政治引领,紧握党管保密“主导权”

深刻认识保密工作的政治属性,坚决贯彻党对保密工作的统一领导,完善县区党委保密委员会工作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提升工作效率。修订县区党委保密委员会工作规则,推动各级党委保密委员会标准化建设,增强工作的联动性、信息的流通性和业务的协同性。紧紧抓住保密工作责任制这个关键,将保密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及政治巡察内容,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保密工作责任体系,确保保密工作责任落实到人。

二、加强宣传教育,常响遵规守密“警示钟”

把教育和预防作为保密工作的重要环节,以学习宣传贯彻保密法律法规为契机,开展保密宣传教育活动。针对县区各级领导干部和涉密人员,通过集中培训、线上讲解、按需授课、实地指导等多种形式,深入宣传保密法规、政策形势、典型案例和防范技巧,强化保密意识,筑牢思想防线。定期组织领导干部及涉密人员保密教育培训,开展保密教育进基层活动,举办保密主题相关活动,并引导各机关单位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保密委主任讲保密课等方式,增强保密意识,消除认识误区,明确行为规范。利用县区保密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渠道推送保密知识,向公众发送保密宣传信息,提高群众的保密意识。

三、强化风险防控,打赢从严管密“攻坚战”

积极创新保密管理模式,提高保密管理成效。对县区重要涉密部门和单位定期进行“上门服务”,开展全面的防泄密检查和保密随机抽查,深入查找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及时弥补漏洞。围绕定密管理、网络保密、涉密人员和涉密载体管理等方面,进行风险隐患排查,帮助县区机关、企事业单位、乡镇(街道)及学校等,及时发现并消除潜在的风险隐患。

四、精准监督指导,砌好依法治密“防护堤”

坚持问题导向,注重长效机制建设。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列出整改清单,明确责任和时限,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加强对重点领域和区域的信息收集和分析研判,及时发现并通报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提前做好防范措施。针对保密管理薄弱、隐患较多或失泄密案件易发的单位,组织专业团队进行全面的“保密诊断”,对一般性问题及时解答,对综合性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对疑难问题进行集中研讨。对违规违纪行为严肃查处,及时通报窃密泄密案件,发挥警示作用,推动保密工作规范化。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与县区巡察办建立协调机制,制定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问题线索的办法,与网信、公安等部门建立协同监管和应急处置机制,与教育等部门建立考试服务保障协作机制,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五、突出创新引领,启动科技强密“加速器”

顺应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坚持技术管理并重,以保障安全为基础,以实际需求为导向,以推广应用为目标,完善重大活动保密监管协同机制,提升窃密泄密发现能力、保密防护监管能力和保密技术服务能力。加强保密监管,及时发现和处理互联网上违规传输涉密信息的行为,有效防范网络失泄密事件。强化涉密网络分级保护管理,对全区涉密网络进行测评审查和风险评估,督促各涉密网络建设使用单位解决安全保密管理中的问题。

六、分级分类施策,编织有效护密“保障网”

设立“保密咨询热线”“意见反馈区”,开设专用邮箱,广泛收集基层单位和干部群众的问题和需求。安排专人负责接收和整理关于定密、网络保密、涉密人员管理、涉密资质(格)申请、信息公开等方面的问题诉求,并根据业务范围转交给相关科室,确保每一个问题都能得到回应,每一个诉求都能得到落实,每一个结果都能得到反馈。根据工作职能和行业特点,将县区直机关(单位)划分为多个保密工作协作组,通过开展交流研讨、现场观摩、实地考察等活动,推动共性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个性问题得到有效处理,不断提高县区保密工作的整体水平。

提升县区保密管理水平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加强宣传教育,强化监督管理,推动科技应用,确保县区保密工作取得新成效,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做出应有的贡献。将内容六个标题重新换一种表达方式。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2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