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省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座谈会上的汇报发言

在2025年全省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座谈会上的汇报发言-文库集
在2025年全省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座谈会上的汇报发言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20
年度会员
付费阅读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市自2013年1月在全省率先启动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创新实践,以“群众点单、代表定单、政府买单、人大验单”的“四单模式”,推动基层民主建设、增进民生福祉。2021年,该项工作在全省推广。实施以来,虽有效丰富和发展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但仍存在项目定位欠精准、前期筹备不足、监督手段单一、群众获得感有待提升等问题。为此,我市坚持问题导向,持续完善工作机制,推动票决制工作提质增效,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党建引领,夯实制度保障根基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全程。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把牢工作方向。将党的领导贯穿票决制工作全流程,把票决制工作纳入年度重点工作,重大事项及时向党委请示报告,确保党委决策部署在票决制工作中落地落实。2024年,市级民生实事项目征集方案经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后组织实施,从源头上保证工作政治方向。二是健全责任体系,压实工作责任。建立党委领导班子成员联系票决制工作制度,每位班子成员定点联系1-2个镇(街道),对票决制各环节工作进行指导。2024年,累计开展联系指导25次,协调解决项目规划、资源调配等问题19个,有效推动工作开展。三是加强思想建设,凝聚工作合力。通过召开党委专题会议、组织党员代表培训学习等方式,强化党员代表政治意识,引导其在票决制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2024年,组织党员代表专题培训4次,覆盖230余人次,为票决制工作顺利推进提供思想保障。

(二)严格落实党委前置研究机制。 一是规范项目审核流程。民生实事候选项目提交人代会审议票决前,必须经市委常委会、镇党委会研究讨论,重点对项目的政治性、普惠性、可行性进行审核把关。2024年,市级候选项目经市委常委会研究,否决不符合要求项目6个,确保项目符合党委决策部署和群众需求。二是强化政策导向把控。党委紧扣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对候选项目进行政策审核,确保项目与发展大局相契合。2024年,围绕“十四五”规划民生领域重点任务,对候选项目进行全面梳理和调整,使项目更具政策引领性和实践可行性。三是促进民意党意有机融合。在党委研究过程中,充分吸纳群众意见和代表建议,将群众诉求与党委决策有机结合,实现党的意图与人民意愿高度统一。2024年,候选项目共吸纳群众意见建议35条、代表建议21条,让项目更贴近群众实际需求。

(三)完善协同联动工作格局。 一是明确各方职责分工。构建“党委领导、人大决定、政府实施、公众参与”的工作格局,细化各主体在票决制工作各环节的职责。党委负责统筹谋划、方向把控;人大负责审议决定、监督评价;政府负责项目实施、资金保障;公众负责参与建议、监督反馈,形成工作合力。二是加强部门协作配合。建立票决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党委牵头,人大、政府及相关部门参与,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2024年,召开联席会议5次,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土地审批、资金筹措等问题32个,保障项目顺利实施。三是强化考核督导力度。将票决制工作纳入年度综合考核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对工作推进不力的单位进行督导问责。2024年,对2个推进缓慢的单位进行重点督导,通过约谈负责人、下发整改通知书等方式,推动项目按计划实施。

二、聚焦民生需求,提升项目征集质效

(一)坚持小切口大民生导向。 一是突出普惠性选题原则。严格遵循“普惠性、公益性、可行性、一般当年度完成”原则,聚焦“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食有所安”八大领域,精准筛选民生实事项目。2024年,市级候选项目中,涉及养老服务、基础教育等普惠性项目占比达88%,切实让广大群众受益。二是严格项目筛选标准要求。坚决执行“三不选”规定,对重大工程项目、要素保障不落实项目坚决不予入选。2024年,在市级候选项目筛选过程中,排除不符合标准项目14个,确保项目可操作、能落地,避免资源浪费。三是关注特殊群体民生需求。在项目征集过程中,重点关注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需求,广泛征集针对性项目。2024年,共征集到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无障碍设施改造等针对特殊群体的项目11个,体现社会公平与关爱。

(二)深化代表建议转化运用。 一是拓宽建议收集渠道。通过代表履职平台、代表联系群众活动、线上征集等多种方式,广泛收集代表建议。2024年,累计收集代表建议172件,其中涉及民生实事的建议105件,为项目征集提供丰富素材。二是加强建议分析研判。对收集到的代表建议进行分类梳理、深入分析,挖掘具有普遍性、紧迫性的民生事项。2024年,从代表建议中筛选出老旧小区改造、农村道路硬化等候选项目19个,将代表智慧转化为民生实事项目。三是健全建议办理机制。建立代表建议办理跟踪机制,对转化为民生实事项目的建议,全程跟踪办理进度,及时向代表反馈办理情况。2024年,已转化项目的代表建议办理满意度达99%,确保代表建议落到实处。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3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