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动我县乡村振兴工作,县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在分管主任带领下,分别深入到 ** 、 ** 、 ** 、 ** 、 ** 等镇街,对我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又组织召开了县直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座谈会。通过实地调研、听取汇报和座谈交流等方式,全面了解了我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县政府及其相关工作部门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全县“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积极研究谋划,加大工作力度,强力推进落实,全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注重规划示范引领。 由县发改委牵头,已编制出台《 ** 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2018—2022年)》。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牵头,按照调整完善后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十四五”土地整治规划,强化城乡统筹规划,推进镇村布局规划优化,积极做好与现代化农业、城乡融合、特色小镇、美丽田园乡村、农村产权等规划的衔接工作。经过县域协调、镇村酝酿统筹,按照“多规合一”的要求和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选择了 ** 镇的 ** 村、 ** 村、 ** 村作为试点村庄开展我县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试点工作。
(二)优化乡村生活空间。 ** 镇和 ** 镇分别被确定为全国国土空间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和省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试点工作, ** 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已列入部级名录,省级首批补助资金近 ** 亿元。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扎实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已完成造林 ** 亩,农田林网 ** 万亩,四旁植树 ** 万株、森林抚育 ** 万亩,另有 ** 绿美村庄建设正在快速进行。全域综合整治工作有效改善了生产、生活、生态条件,为建设“颜值”与“内涵”并重的美丽 **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培优农业产业结构。 充分发挥我县“农”字招牌作用、积极挖掘“特”字带动潜力、不断打造“商”字专属品牌。坚持高质量发展,构建了生态虾稻、高效园艺和休闲农业、数字农业“2+2”农业主导产业结构。全县虾稻共生总面积达 ** 万亩,高效园艺种植面积 ** 万亩, ** 镇 ** 村获批省级休闲农业精品村, ** 镇 ** 村获批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县 ** 个农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建成 ** 万亩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 ** 万亩省级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
(四)扎实推进农旅融合发展。 近年来,政府高度重视农旅融合工作,并在全县科学发展目标考核加分中予以体现。编制了《 **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以全域旅游为引领,坚持以“3221”品牌创建为目标,以“一南一北”两个区域为重点,推动乡村旅游建设。 ** 社区、 ** 村、 ** 社区创成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聘任旅游发展顾问,建立旅游专家智库;实施“牛师傅耕耘计划”,聘请高校、第三方专家团队作为“牛师傅”,指导我县乡村旅游区建设和发展。 ** 镇共整治土地 ** 万余亩,用于发展农旅融合项目,并出台支持特色农家乐、精品民宿等乡村旅游业态相关政策; ** 镇 ** 村与县平台公司共同对土地进行综合治理后,高标准打造田园综合体。
(五)深入开展宜居乡村建设。 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接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积极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在原有已建成 ** 个美丽宜居乡村的基础上,再打造 ** 个左右的美丽宜居乡村,美丽宜居乡村建成率达 ** %以上。实施县域污水一体化工程,目前 ** 、 ** 污水处理厂以及 ** 、 **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已经建设完成。合计建设污水管网超 ** 公里。 ** 水处理厂 ** 万吨/日项目正在进行设备安装,配套污水管网已经完成约 ** 公里,计划 ** 月底前建成并通水运行。
(六)不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截止 **** 年底已有 ** 个行政村的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收集处理,行政村覆盖率 ** %,自然村覆盖率达到 ** %,农户覆盖率达 ** %。 **** 年拟新建 ** 座污水处理设施,配套建设污水管网 ** 公里,预计投入 ** 万元,覆盖新的行政村 ** 个,项目建成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盖率达 ** %。 **** 年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有 **** 和 **** ,目前这 ** 条黑臭水体已基本完成治理工作。 ** 县 **** 年计划建设农村生态河道 ** 条,涉及 ** 、 ** 等镇街,整治长度 **公里 ,计划投资 ** 万元。 **** 年实施 ** 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工程投资 ** 万元,涉及 ** 镇 ** 村、 ** 村。小流域面积共计 ** 平方公里,综合防治水土流失面积 ** 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目标完成率达 ** %。健全三级河长制体系,县委书记,县长为盱眙县总河长,县委、县政府 ** 位领导分别担任全县 ** 条(个)重要河湖河长,全县镇(街道)河长 ** 名、村级河长 ** 名。
(七)持续改善农民住房条件。 按照“进城、入镇、留村”原则,坚持把危房户、砖泥房户、丘陵高岗饮用水困难户和“三道两区”周边矮旧房户作为优先改善对象。对四类重点对象户,按照“一户一策”原则,通过危房改造、政府托底安置等方式改善其住房条件。根据镇村布局规划,建设 ** 镇 ** 小区、 ** 社区等一批新型农村社区;对规划发展村庄进行新建翻建或改造提升,用于搬迁群众“留村”安置。 ** 年来共改善农户 ** 余户, ** 个农房改善项目竣工交付。
(八)深入开展文明乡风建设。 常态化在冬至、除夕、中元节、清明节等重要祭祀期间,引导群众摒弃焚烧冥币等祭扫陋习,倡导树立文明祭扫新风。对占用国家级、省级生态公益林和未经批准建设的 ** 家公益性公墓发出停止运营、停止扩建、停止销售的通知;拆除超大超豪华墓 ** 座、停建超大超豪华墓 ** 座、改造超大超豪华墓 ** 座、整治 ** 座散葬坟墓。全县所有农村社区办公活动用房均达到 ** 平米以上标准,社区服务中心全部建有“四室七个一”,借助良好的硬件设施,举办文化知识学习、职业技能培训和科普讲座,有效促进了乡风文明。农村和谐社区达标率达 ** %。累计投入财政资金约 ** 万元,对全县 ** 个敬老院的硬件设施进行改造,达到了“三有三能六达标”要求,完成 ** 镇和 ** 镇敬老院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双提升工作试点,积极推动农村留守老人关爱工作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