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力量参与志愿服务是志愿服务获得发展动力的不竭源泉。志愿服务失去了社会力量的支援和参与,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根之木,难以获得可持续性发展。但在当前的志愿服务发展过程中,很多地方就出现了社会力量参与疲软的问题。为深入研究这一问题,本课题选取浙江省 * 县的志愿服务发展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并尝试探讨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志愿服务的路径与对策。在探讨这一问题之前,需要对 “社会力量”这一概念有所界定。在志愿服务领域,社会力量指能够参与和作用于志愿服务发展的基本单元,主要包括群众及以之为基础的社会组织(志愿者组织),在一定程度上也包括企业。企业作为社会力量参与志愿服务更多体现在激励志愿者、赞助和捐赠志愿者组织方面,对志愿服务发展具有一定的助推作用,但并非社会力量的主体。
一、 * 县志愿服务社会力量参与不足的现状
近年来, * 县志愿服务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群众主动地加入各类志愿服务组织, “奉献、互助、友爱、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得到广泛传播。与此同时,志愿服务社会力量参与不足的问题却在掣肘着志愿服务的进一步发展。
(一) * 志愿服务的总体现状
近年来,随着志愿服务越来越为社会所需要、认可和各级政府、各个部门对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视,并将之纳入考核, * 的志愿服务工作获得了一定发展。
1.志愿者、志愿组织快速发展。 * 志愿者注册管理基于团省委开发的 “志愿汇APP”系统。截至2023年5月,在“志愿汇APP”上注册的 * 志愿者共有 * 万人,占 * 常住人口的 * %,各类志愿服务组织数 * 个,志愿服务总信用时数(累计时长) * 万小时。 * 县志愿者协会于 2004年成立,挂靠团 * 县委,于 2023年3月换届更名为 * 县志愿服务联合会,下辖团体会员 * 名,是 * 县志愿服务的主要协调组织。 2019年9月,挂牌成立 * 县志愿服务指导中心,面积达 * 平方米,入驻志愿服务组织 *家。同时,各级党政部门、社会团体、组织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目前大到各类大型活动,小到社区服务,都可以见到志愿者的身影。
2.志愿服务品牌多样化。 品牌多样的原因在于牵涉部门众多。在 * 志愿者的管理工作上,县级牵涉的部门有组织部、文明办、民政局、县传媒中心、县妇联、团县委、县工会、县残联等多个部门。在这些部门的鼓励、带动下,一些其他行政部门也成立了自己的志愿服务组织,如卫生健康局、生态环境分局。牵涉部门多,每个部门在组织志愿服务中又都致力于打造具有本部门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由此产生许多志愿服务品牌,如组织部的 “先锋善行”,妇联的“巾帼志愿者”,卫生健康局的“爱在善医”。
3.建立志愿服务激励机制。 2020年10月, * 县出台了《 * 县志愿服务礼遇十条(修订版)》(以下简称 “礼遇十条”)。“礼遇十条”规定志愿者服务时长累计满 * 小时、 * 小时、 * 小时、 * 小时、 * 小时,可以分别认定为一至五星志愿者,并享受包括公众责任保险、礼品礼物、免费公交、免费体检、新居民积分等众多礼遇措施。另外,团 * 县委联合县文明办等部门每年度评定优秀志愿者,还联合 * 农商银行发布 * 志愿者专项贷款 —“志愿贷”,为有融资需求的志愿者提供金融支持。累计在“志愿汇APP”信用时数(服务时长)满 * 小时以上的志愿者可以享受基准利率的贷款,产品发布一个月即授信超过 *笔,金额超 * 万元。
4.干部志愿、党员志愿蓬勃发展。 参与党员志愿服务逐渐成为党组织对每个党员的一项基本要求。基于此,在县委组织部的领导下, * 县的党员志愿服务获得了较好的发展。与此同时,近年来,为了弥补五水共治、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文明城市创建等中心工作中志愿服务力量的不足,彰显全民参与的氛围,许多机关干部、村(社区)干部也被调动起来,连同党员志愿者一起成为活跃在 * 大街小巷中志愿者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志愿服务社会力量参与不足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