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校2025年上半年新进教师入职培训结业仪式上的发言汇编4篇

某高校2025年上半年新进教师入职培训结业仪式上的发言汇编4篇-文库集
某高校2025年上半年新进教师入职培训结业仪式上的发言汇编4篇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20
年度会员
付费阅读

A 老师的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下午好,我是这一批新入职的专职辅导员,我叫 A 。大家刚听到这个名字,可能首先想到邓丽君,其实音同字不同。很荣幸能够有机会在我们入职培训结束的时候,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坦白讲,此刻我的心情就像是一个“新手导游”,一个小白,刚刚拿到教育旅程的导游证,面对着五星级旅行团那般忐忑,又如同发现秘境瀑布的探险者般兴奋。回想两天来的入职培训,我觉得今天既是培训的结业仪式,又是我们开启“教育带团”模式的启动仪式。在这里我想分享三点感受:

一、在山水画卷中 读懂云旅基因

听了昨天的校史培训,走过校门口的三块石碑时我驻足良久。回望学院 68 载峥嵘岁月,仿佛展开一幅跨越时代的山水长卷。 68 年前,昆明地质学校在建国初期的呼唤中诞生。首届师生手握地质锤,脚踏红土地,为祖国探寻矿藏命脉。他们用双手挖掘清水池,肩扛砖瓦自建办公楼,将“艰苦奋斗”的品格浇筑进校园的基石。这份初心,是云旅人扎根职教、服务国家的精神底色。

1997 年,随着地矿部与云南省政府的“双向奔赴”,昆明地质学校转型为云南省旅游学校。这一转身, 是云旅基因 的第一次 焕 新:从勘探地质资源到培育旅游人才,从服务工业建设到 赋能文旅振兴 。这场转型“为云南旅游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2011 年升格为高职院校后,学院以“厚德通道,博学知行”为指引,构建起覆盖 文旅几乎 全产业链的专业体系。云旅人始终以山水为课堂,将“工匠精神”融入教学血脉。

如今我们加入了这个大家庭,接过的不仅是工作证和校园卡,更是“厚德通道,博学知行”的笔墨。因为办公楼上那八个大字,远比景区摩崖石刻更有分量。

二、用导游思维解锁带团艺术

导游的职责不仅是引导游客看山水,更是通过语言、行动和情感传递文化价值;而教师的使命,同样需要以“导游思维”构建课堂的深层链接,让学生在职业教育的旅程中收获成长。

导游带团的核心包括“控场”与“共情”。导游需根据游客兴趣灵活调整互动方式,如用谜语、方言或民俗故事调动氛围。教师同样需“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当学生“困于理论”时,可切换“产业案例”激发兴趣;当课堂沉闷时,应该融入课堂激活式问答,让学习如旅途般充满活力。

曾听过这样一句话,说“ 00 后学生像野生 菌 ——看似五花八门,实则各有鲜美。”这让我想到,无论是辅导员还是专任教师,岂能是照本宣科的解说员?我们得化身“菌子鉴定专家”,既能识别“见手青”般的个性学生,也要懂得“鸡枞菌”类业务性学霸的培育之道。

三、以奋斗之心,融入学校发展洪流

近年来,学院锚定“双高”建设目标,各项建设勇攀高峰。云南旅游职业学院正以“弯道超车”之势,向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职业院校目标阔步前行,在红土高原续写着新时代职教强音。

站在学院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我们新员工将以“ 13121 ”工程为行动纲领,以青春为誓言,书写奋斗答卷。我们应该做理想信念的“播种者”,以党纪学习教育为纲, 让思政教育 “有风景、见底蕴”。我们还应该做学生成长的“护航人”,从思想到技能,全方位守护学生的成长之路。我们更应该做改革攻坚的“排头兵”,积极投身于学院的综合改革,助力学院更好更快发展我们最应该 做云旅精神 的“传承者”,让工匠精神和人文情怀代代相续。

各位领导、同事,作为新人,我深知自己就像刚拿到导游证的见习生,面对 云旅院 这本厚重的“教育旅行指南”,仍需持续学习如何做好“行程规划”和“危机处理”。但请相信,我会以地质人找矿的执着寻找育人契机,以旅游人服务的热情守护学生成长。徐霞客的箴言:“大丈夫当朝碧海而 暮 苍梧”,在 这个文旅融合 的时代,愿我们既能传承地质学校“丈量山河”的扎实,更发扬 云旅院 “对话世界”的胸怀。

谢谢大家!

B 老师的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下午好!我是今年新入职的教师 B ,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学习。

首先,非常感谢为我们提供本次宝贵学习机会的各位领导和老师们。到今天呢,我们这一批新教师已经在云南旅游职业学院度过了第一周教学周了。但是,我还记得第一次踏进我们校园的时候的感受,我感受到了学校和各位老师们对我们的体贴与关怀。记得面试时, 候考室 里备好的糖果缓解了我们的紧张;候场时有女生因高跟鞋磨脚,考 务 的老师们就第一时间去买了创可贴给大家使用;入职手续办理中,人事处老师事无巨细的解答也消除了了我们的忐忑;在上周马院试讲磨课时,马院院长和前辈 们悉心的指导,更让我们站上讲台时多了一份从容与底气……这些细节如春风化雨,温暖人心,让我深切感受到:这里不仅是职场,更是“家”。学校以诚相待,我们必定会以心相报,愿与学校共成长、同奋进!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4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