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革前后变化情况
二、主要做法
(一)明确改革步骤。 根据上级关于村社集体财务管理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和县委县政府《关于印发〈县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县农业农村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县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制定了《县村级建制调整改革集体资产清理和财务合并工作实施方案》,明确 “ 成立资产清查组 ”“ 进行宣传培训 ”“ 明确冻结账户日期 ”“ 开展资产清理 ”“ 全面完善账务 ”“ 实行张榜公示 ”“ 合并财务账目 ”“ 规范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 ”“ 完成账务审计 ” X 个 步骤,组织开展全县村集体资产清理和财务合并工作。
(二)细化操作办法。 根据我县实际,制定《县村级建制调整后村级财务合并操作办法(试行)》,在资产和财务清查等前期工作结束和解冻后,根据《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组织各村按照 “ 科学设立核算方式 ”“ 完善旧账 ”“ 编制报表 ”“ 合并报表 ”“ 建立新账 ”“ 档案资料移交 ”“ 旧账封存入档备查 ” X 个 操作办法,限时做好财务合并工作。新账做到 “ 统一建立账目,统一开设账户,统一财务审批,统一资金保管,统一民主监督 ” 。新单位并 账工作 “ 五个统一 ” 。
(三)明晰处理原则。 按照 “ 尊重民意,维护权益 ” 、 “ 冻结清理,审计合并 ” 、 “ 界定权属,分类处置 ” 、 “ 保全资产,防止流失 ” 原则 进行村 集体资产清理和财务合并。对集体土地、林地、塘库堰、滩涂、荒地等资源性资产以及村委会办公室、学校、村加工房等非流动性资产和资金、电脑汽车等流动性资产合并在并 账并表过程 中,加强管理,责任落实,防止流失,充分发挥其功能和作用。
(四)全面推广 “ 互联网 + 精准扶贫代理记账 ” 。 依托互联网大数据新技术手段,建立县域内 “ 互联网 + 精准扶贫代理记账 ” 模式的统一的村级财务管理平台,在各乡镇建立了村财代理服务中心,落实了具体人员,与辖区内各村签订了 委托代理协议;建立了 “ 阳光 X ” 主体网站监管平台、 “ X 县互联网 + 精准扶贫资金管理平台 ” 、 “ 阳光财务清风 X ” 微信公众号 ;制定了《 X 县镇(乡、街道办)村(居)财务代理管理中心岗位职责和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了村财管理制度,全县所有村组财务会计核算统一在 “ X 县互联网 + 精准扶贫资金管理平台 ” 进行,资产资源管理全部在 “ 阳光 X ” 平台录入和监督监管。 20 X 年以来,业务平台已建立 村级账套 X 0 X 个 ,完成记账凭证 X . X 万条。公开公示涉农相关数据共计 4. X 万条,全面实现村级财务规范运。
(五)强化业务指导。 县农业农村局牵头,财政局、审计局、成都唯 特 斯 “ 互联网 + 代理记账 ” 公司 X 分公司参与,成立了 X 县村级建制调整集体资产清理和财务合并工作指导小组,由三个局的分管领导担任工作指导小组组长, 局相关 股室和记账公司工作人员为成员,对各乡镇的资产清理和财务合并工作开展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确保村建制调整改革集体资产清理和财务合并工作落实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