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做法:创新“四主”模式开出强村富民“良方”

经验做法:创新“四主”模式开出强村富民“良方”-文库集
经验做法:创新“四主”模式开出强村富民“良方”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20
年度会员
付费阅读

近年来,县深入实施“强村富民”行动,紧紧围绕“两强两富”目标任务,创新推行“党委主导、中心主管、公司主营、集体主分”四主模式,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企业增值保值、群众增产增收。

一、 坚持“党委主导”,高站位统筹部署。 一是 强规划明 方向。 将“强村富民”行动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构建县、乡、村三级书记抓村集体经济责任体系,建立常态化调研督导机制,确保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充分 研 判县域资源优势,明确将生猪、蛋鸡、辣椒、玩具代加工等作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重点产业,不断调整优化产业布局,以产业振兴赋能“强村富民”。2023年来,县委专题调度“强村富民”工作18次,组织调研村集体经济发展260余次。 二是建机制促发展。 结合县域工作实际,出台关于推进强村富民公司建设、运营、管理的1+4政策性文件,给予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全方位保障,着力推进公司规范运行和健康发展。成立由县强村富民公司党支部和20余个相关职能部门党组织、27个乡镇(街道)党(工) 委组成的区域党建 联盟,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议事协商机制,实现组织联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三是 强保障优 服务 。优化涉农资金使用,2023年统筹整合涉农资金3.8亿元,实施到村项目220个,将资金效益最大程度释放到村,着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充分用好省、市、县科技特派员队伍力量,创新实施1名科技特派员联系服务1—3个乡镇、1个科技项目和1家农业企业的“三联”模式,有效解决村集体经济发展难点困难问题。建立人才链接坝区产业发展机制,选派37名农业技术人才为产业发展指导员,对全县56个坝区开展技术服务,推动坝区产业提速提质发展。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6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