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今天我们在市委党校组织新时代年轻干部理想信念培训专班。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之际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 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际,不断提升推动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 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之际作出重要指示。总书记强调,年轻干部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自觉做良好政治生态的有力促进者,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节俭朴素、谦逊低调,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一、对年轻干部,必须加强教育管理监督
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年轻干部是我们党宝贵的新鲜血液。血液纯净,党的肌体才能永葆健康。然而,近年来,发生了一些年轻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提醒我们:对年轻干部,必须加强教育管理监督!
我们先举 2个案例。 案例 1: 1993年出生,从编外用工,成长为国企副总,浙江省丽水南城大数据管理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叶帅,这个30岁不到的年轻干部,在意气风发的十年里,扎根丽水开发区,深耕信息化专业领域,凭借着出色业绩,成功实现从编外用工到国企副总的快速跃升。人前励志的他,还有另一面。刚参加工作一两年,叶帅就被老板丁某某围猎,在高档餐厅吃吃喝喝。看着周围人花钱大手大脚,叶帅的心态发生了变化,对金钱越来越渴望。他觉得自己是编外人员,想着“事情暴露大不了辞职就行”,不但收受贿赂,还通过变现套取公款购买豪车。为了给女友一场隆重的婚礼,他更是通过伪造信息化项目套取105万公款。2023年9月,叶帅因犯贪污罪、受贿罪、洗钱罪,被丽水市莲都区人民法院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五十万元五千元,追缴其违法所得。 案例 2: 无独有偶。 24岁任部门副职,25岁任部门正职,26岁兼任子公司副经理,31岁即任国企“一把手”……1984年出生的雷霆,因为勤奋肯干,早早成为重庆市合川区学子教育发展有限公司的经理。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雷霆能力强,政治素养、纪法意识却没跟上。不法商人的花言巧语、阿谀奉承,让他飘飘然。于是他逐渐思想脱缰、权力出笼。雷霆开始陶醉于平时出门前呼后拥,畅快消费有人买单。他贪图享乐、爱慕虚荣,盲目追求高消费,热衷购买名表,爱好电子产品。他作风霸道,工作、生活中官样十足,盛气凌人。参加会议,短短几百米的距离也要车接车送;在外吃饭,让管理服务对象驱车一百多公里前来结账。刚到子公司的时候,雷霆收到5000元红包都会犹豫,后来接受10万元的好处费他也心安理得。从红包礼品“敲开门”到巨额贿赂“拉下水”,他最终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2023年8月,雷霆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叶帅、雷霆这类年轻干部的跌落,警醒我们,纵有才华能力,年轻干部毕竟阅历浅、受到的政治历练不足,“三观”不成熟,很容易在社会中迷失而不自知。
二、对于年轻干部,既要培养选拔任用好,又要教育管理监督好
同志们,通过案例我们看到个别年轻干部 “前脚刚踏上仕途,后脚就步入歧途”,有的甚至出现严重的作风问题、腐败问题,造成恶劣影响、巨大损失。为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年轻干部腐败问题,对于年轻干部,既要培养选拔任用好,又要教育管理监督好。从近年来查处案件看,有些年轻干部为“玩”所惑,用受贿所得购买游戏装备;有些为“奢”所挟,挪用公款满足虚荣心;还有的为“赌”所困,将非法所得掷入牌桌……缺乏党性锤炼,社会阅历、实践历练不够,个人纪法意识淡薄,最终导致这些年轻干部跌入“深渊”。年轻干部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和生力军,我们党始终高度关注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将“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列为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我们党和国家事业蒸蒸日上,各行各业人才济济,一大批“00后”踏上了工作岗位,而“80后”“90后”年轻干部也逐渐成熟起来,有的还走上重要领导岗位,担负起地区和部门发展重任。
(一)当前年轻干部腐败问题的突出特点
当前,反腐败斗争已经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但是只要腐败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还没有被彻底铲除,腐败问题就会出现。而且,可以肯定的是,腐败并没有年龄限制,没有什么证据或数据表明哪个年龄段的干部一定会更容易腐败,或者反之,更不容易腐败。不过,不同年龄阶段干部的腐败问题既有共同点,也因编制岗位、职务职级、物质生活、精神追求、价值取向等方面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与其他群体的干部相比,年轻干部的腐败呈现三个突出特点。
1.腐败领域集中化。 与高级领导干部腐败涉及选人用人、项目审批、土地出让、招商引资等多个领域不同,年轻干部腐败领域和岗位较为集中,主要在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领域和岗位,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农村集体 “三资”管理、不动产登记管理等领域,以及会计、出纳、税务等岗位。这些关键领域和岗位的年轻干部虽然级别较低甚至是临时聘用人员,但是他们利用职务、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监守自盗、肆无忌惮,把单位账户当作自己腰包,把公家资源当成私有财产,不可避免坠入犯罪深渊。
2.腐败动机单一化。 与工作多年的党员干部腐败一般源自于政治问题、经济问题、生活问题相互交织的多元化动机不同,年轻干部的腐败动机更显单一化。即被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消费主义和娱乐至死思想洗脑,被不良嗜好和无止境的物质欲望冲昏头脑,滋生出盲目攀比、挥霍浪费、爱慕虚荣、追求精致生活等不良动机。相应地,这些年轻干部将贪腐资金也多用于玩网游、赏主播、网络赌博等娱乐活动,或者用于豪车名表、高档烟酒、名牌服装皮包等奢侈品的消费。不言而喻,这种失范的生活方式极易滋生腐败。
3.腐败方式隐蔽化。 与传统腐败方式简单直接的权钱交易、 “拿钱办事”不同,年轻干部腐败方式更加隐蔽化。年轻干部普遍学历高、知识储备丰富,特别是普遍对计算机、互联网等新兴技术掌握程度较高。但是,有些年轻干部不是想着利用知识优势、技术优势钻研业务,而是利用这些优势寻找管理制度以及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中的漏洞,通过智能化、专业化的隐蔽手段进行贪腐行为。
(二)年轻干部腐败问题的原因分析
尽管年轻干部腐败的动机呈现单一化的突出特征,但是导致年轻干部腐败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根据唯物辩证法,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发展都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02页)。因此,分析年轻干部腐败问题的原因既要从年轻干部自身情况这一内因着手,也要从制度机制和环境影响等相关外因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