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工作要求,现将我局 2024 年工作总结和 2025 年工作 计划汇报 如下:
一、 2024 年工作总结
(一)数据要素改革加快推进
1 .全面加强政务数据资源体系建设。 一是完善数据基础平台建设。建成一体化平台市级节点, 整合全市 各级部门数据资源 41 . 3 亿条,完成 31 个信息系统 831 张 业务库表入湖 治理工作,治理数据达 33 . 2 亿条。二是推动数据高质量汇聚。实现市 人社局 、市 医 保局等 12 家部门 16 个政务信息系统的数据库动态对接,汇聚 500 余个 高质量库表超过 20 亿条数据量。三是深化政务数据分类分级。分类建设人口、法人、地理、政策法规四大基础库,以及政务服务、宏观经济、城市管理等 8 个专题库,完成 21 个数据库 7170 张库表、 11 . 69 万个信息项的分级标签工作。四是推进数据工程。完成我市不动产登记系统数据架构试点工作,牵头编制不动产登记系统全省统一数据架构,完成梳理逻辑实体 41 个、属性 847 项。收集整理我市发改、住建、民政等 8 个部门 16 个自建业务系统全省统一数据架构的反馈意见,协助省数据资源 局完善 全省统一数据架构。
2 .积极推进政务数据共享开放。 一是深化政府部门间数据共享。依托市政务数据共享平台,建设数据直达功能模块,实现国家、省、市三级数据共享平台互联互通。平台汇聚全国一体化平台资源 5268 个,省共享平台资源 1 . 7 万余个,以及本地资源 41 . 3 亿条,为市、县(区)各部门提供全方位数据服务支持。全市各级部门依托该平台,累计共享国家部委接口 200 余个,省、市级资源 2900 余个,接口访问量达 6 . 3 亿余次。二是做好数据共享创新案例整理。依托新建、升级类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聚焦多跨协同应用场景,大力推广使用数据直达系统,积极开展数据共享应用创新。联合税务、公安等 10 个部门推出“数据赋能打造不动产权交易涉税申报新模式”“x市整合共享公共场所视频监控资源赋能城市治理现代化”等 12 个创新案例。三是有序推动政务数据开放。升级数据开放平台,汇聚全市 25 家市直部门 1300 余个可开放数据集,依托市政府门户网站,分领域向社会提供文件下载、接口访问等数据服务,累计访问 4 . 77 万次、下载 4111 次、调用 179 次。四是积极推动公共视频资源赋能社会管理。依托市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建成公共视频资源共享平台,累计向应急、国家安全等部门推送 3 万多路公共场所视频监控资源,赋能文明城市创建、安全生产、国家安全等场景应用。
3 .持续增强数据要素市场活力。 一是开展数据要素主体培育。常态 化开展 2024 年度省级大 数据企业认定,动员企业开展认定申报,初审通过 6 家,及时兑现大数据企 业认定一次性 奖补引导 数据产业做大做 强做 优。二是组织“数据要素×”典型案例申报。组织我市“x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一平台’”“金农易贷对政务数据的运用”“家暴联动处置服务管理平台” 6 个典型案例参加 2024 年“数据要素 X ”大赛安徽分赛,其中“x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一平台’”案例获得城市治理赛道优秀奖。三是申报政务数据授权运营试点。按照“可行性分析-方案编制-方案评审-产品审查-推广应用”流程,开展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试点申报,编制并提交《x市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试点方案申报书》。
(二)数字基础设施不断夯实
4 .推进“城市智慧大脑”应用赋能。 建成投用“城市智慧大脑”二期,加快完善城市数字化基础模型,推出更多智慧应用场景,提升城市智能化管理水平。一是完成省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迭代工程建设试点。全省率先完成市级政务云 接入省 平台,配合省平台实现政务 云资源 的统一纳管、计量计费和上云管理,建立容器资源池;率先完成安全运营(监测)平台、市级运维平台建设,并与省级平台对接实现数据同步、工作协同。 部署区 块链市级节点,推进网关级联改造和数字资源盘点上架。二是推进数管用管平台建设与应用。已汇聚全市 28 家单位的 38 亿余条数据,完成两家试点单位 3 个系统的数据架构梳理和发布工作。通过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门户网站,创建发布x市时空底座、视频共享、 OCR 能力、电子云签等多个组件资源,对外提供接口调用服务。要求各部门新建项目原则上应在一体化平台上开发,沉淀并使用相关组件,不断丰富组件能力,提升复用水平。三是升级改造全市电子政务外网。建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市 域电子 政务外网体系,接入县区政府和市直部门 70 多家。采用数据+ 视频双 平面部署模式,完成电子政务外网节点及主干城域网升级改造工作,将市级节点至各部门网络带宽由原来 50 兆 升级至 1000 兆 ,全面提升业务承载能力、综合服务水平和网络可靠性。完成电子政务外网三级等级保护测评工作,及时整改安全隐患,做好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
5 .强化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管理。 一是建设网络安全态势监测平台系统。动态监控网络安全态势以及数据接口信息,实现自动化网络安全防护剧本编排,自动化联动安全设备处置,实时防护业务系统,有效保障电子政务外网以及政务云平台网络、数据安全。二是建设数据安全管控平台。对数据归集、处理、共享、交换场景下的数据风险进行全域治理和合 规 监管,对发现的数据安全风险进行及时预警和通报,建立适应数据动态流动的安全管控机制,满足数据质量管理和监控措施。三是做好数据加密。综合采用 SM2 、 SM3 、 SM4 国家商用密码高强标准加密算法,依托数据库传输加密、透 明加密设备,实现 B / S 架构系统的数据传输加密,保障浏览器终端与服务器端的数据传输安全,确保全年无数据安全事故发生。
(三)数字化建设统筹推进
6 .强化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 会同市委机要局建立安可审查联动机制,会同市公共资源交易局建立信息化项目挂网招标协同审查机制。建立健全信息化项目联审工作机制,每周组织业务科室和业务骨干对申报项目进行会商联审。会同市财政局探索设立专项基金。组建x市信息化项目专家库,纳入 85 名高校、企业、事业单位、行政机关等领域信息化专家,负责政务信息化建设项目评审把关。未通过专家论证评审的项目,不予审批、不予安排资金。按程序组织协调专家评审和项目预算审计,节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