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上级巡视巡察指导督导相关精神,巡察报告主要分为以下内容:简述基本情况和总体评价;巡察发现的主要问题(按照 “ 三个聚焦 ” 框架);反映重点人的问题线索(另专题报告);意见建议。篇幅一般 6000 字左右。
写好巡察报告,一定要提高政治站位,善于从政治高度审示和指出被巡察党组织的政治担当、政治责任方面的问题;一定要聚焦被巡察党组织职责定位,紧盯核心职能反映突出问题,体现个性问题;一定要做到精准反映,客观评价被巡察党组织政治生态是好转、持平、还是恶化,贯彻中央、省委、苏州市委和昆山市委相关决策部署是好、较好、一般还是较差,存在的突出风险、腐败和作风问题、体制机制性问题主要有哪些;一定要务必写准写实,大问题不放过、小问题不纠缠,强化精准数据、典型事例支撑,深入比较分析,具体明确指出问题并讲深讲透。
起草报告需要把握的重点:
第一,要突出政治属性。 要回应中央、省委、苏州市委及昆山市委的关切。具体要体现 “ 五个突出 ” 。 一是突出政治站位。 巡察报告反映的问题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上级部署要求为标尺,从政治高度 审示被巡察 党组织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担当。 二是突出职责定位。 这是深化政治巡察的本质要求,也是检验 “ 两个维护 ” 的核心指标。要聚焦被巡察单位职能责任特别是核心职能,查找贯彻落实中存在的问题,看有没有认识到位,政治站位有没有上去,责任感、使命感强不强,有没有把责任放在心中、扛在肩上、落实到具体行动上。 三是突出关键少数。 巡察的监督对象是党委(党组) 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对巡察发现的种种现象和问题 要以下 看上,首先反映党委(党组)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一把手的态度、立场、站位和责任,让人看完后就知道这个班子在 “ 三个聚焦 ” 方面的差距。 四是突出个性特点。 要把握不同巡察对象的特点及其所承担的职责,深入查找存在问题,让领导小组听了以后感觉画的是这个地方(单位)的样貌,避免 “ 千人一面 ” 。 五是突出人民立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巡察工作根本价值取向。要把发现和推动解决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作为巡察报告重要内容,督促被巡察党组织把惩治基层腐败问题牢牢抓在手上,让群众感受到从 严管党 治党就在身边、正风 肃 纪反腐就在身边, 夯实党 的执政根基。
第二,要善于归纳提炼。 善于从落实政治责任的高度归纳提炼巡察发现的问题,是起草高质量巡察报告的基本功。否则, 即使巡得很好 ,报告也很难写好写到位。 巡好很重要 ,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分析、概括、提炼同样重要。具体要做到 “ 四个注重 ” 。 一要注重问题分析。 坚持用发展的、联系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发展地 看,就是要坚持以发展的观点看方向、看变化、看趋势,联系历史背景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看这些问题是越来越严重,还是有所好转;联系地看,要将中央、省委、苏州市委及昆山市委相关决策部署以及行业领域政策与地区(单位)实际结合起来 研 判,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坚持以上看下和以下看上相结合,从现象看本质、从问题看责任、从客观看主观;辩证地看,要坚持 “ 两点论 ” ,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别把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写入巡察报告。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显著成效。把握全面从严治党阶段性特征,必须结合被巡察单位从严治党趋势态势,以及落实 “ 两个责任 ” 、净化政治生态等方面情况综合分析,从而揭示出现阶段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不能 “ 捡到筐里都是菜 ” 。 二要注重问题提炼。 在全面掌握问题来龙去脉基础上,概括提炼出鲜明的观点。当然,概括提炼观点一定要精准, 不能因词害意 。特别是涉及对重要问题的定性和判断,要把握分寸、客观准确,不能搞 “ 大概 ” “ 好像 ”“ 差不多 ” ,也不能简单扣 “ 四个意识 ” 不强、 “ 两个维护 ” 不坚决等大帽子。尤其不能在没有事实支撑的情况下先入为主对问题定性,把推论当结论。 三要注重问题归类。 在对巡察报告谋篇布局阶段,就要对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分类、分层、分块,把每个小问题归到大类问题中。 四要注重问题排序。 注意区分问题之间主与次、轻与重、大与小的关系,一般是按照重要问题在前、次要问题在后的顺序排列。 概括提炼过程中,要把握好 “ 四个关系 ” 。 一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既要把握加强党组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治建设等普遍性要求,也要把握被巡视巡察党组织履职过程中存在的 突出问 题,这样才能精准画像。 二是主观和客观的关系。 对发现的问题,要看是客观原因造成的,还是主观上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造成的,不能简单归结为主观上不落实。 三是历史和现实的关系。 注意把握时间节点,重点反映上次巡视巡察以来特别是十九大以来发生的问题。同时,要注意区分现任班子和前任班子的问题,对前任遗留的问题,重点看现任班子的态度、责任担当和推进措施,看有没有 “ 新官不理旧账 ” 。如果新任班子有改进,要如实写。 四是宏观和微观的关系。 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了全面部署。在这个背景下,巡察报告要充分反映党委(党组)落实全面深化改革方面存在的问题。既要从大处着眼,看改革创新、攻坚克难意识强不强,是否着力解决影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痛点难点问题;又要从小处着手, 看推进 机构改革、做好对本地区(单位)深化改革的指导等情况。
第三,需要规避的负面清单。 根据上级巡视巡察部门审校巡视巡察报告发现的问题,经梳理,初步形成九条建议。概括起来是 “ 九戒 ” 。
一 戒 “ 散 ” ,锁定主要问题。存在问题主要是重点不聚焦、 不突出,列举问题多而全、小而散。 有的 “ 三个聚焦 ” 平均用力,面面俱到,未将第一个聚焦合理切分为几个方面,重点关注的第一个 “ 聚焦 ” 反映不够。有的反映的不是重点问题,如阐述党内政治生活不严肃,举少数基层单位党员组织生活开展批评不经常不严肃;表述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执行不严,举少数部门干部职工上下班迟到早退等问题。好的报告,应当让人对这个地方、这个单位存在的突出矛盾、政治生态和整体风气有一个深刻印象,反映这个党组织的特点,因此要抓住第一个 “ 聚焦 ” 进行深挖,将被巡察党组织最突出的问题反映出来。
二戒 “ 低 ” ,提高政治站位。存在问题主要是政治站位不够 高,没有以小见大、以下看上、由表及里。 有的没有把握好政治与业务的关系,没有将业务放到政治层面去分析,如指出某地 “ 产业转型升级缓慢 ”“ 安全生产和危化品管理存在隐患 ”“ 公共基础服务仍有不足 ” 、有的企业 “ 三大主业发展不平衡 ” 等。有的未运用省里的标准衡量,如指出某地 “ 村年均稳定性收入 727 万元,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 。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提高政治站位,将发现的具体问题从政治态度、政治立场、政治原则、政治担当的高度去审视和衡量,就会得出重要结论。有个巡视报告,发现该单位以 “ 行业潜规则 ” 名义违规向系统内发放大额 “ 奖励费 ” ,将其定性为 “ 纪律规矩意识淡漠 ” ,很好地体现了政治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