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了解全市农村集体发展与资产监管面临的新问题,通过对全市12个县(市、区)、20余个镇村的实地走访、座谈,结合对今年全市农村集体调度通报线上数据的整体分析,形成本报告。
一、全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集体资产基本情况
据全国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系统数据显示:我市共登记赋码的集体经济组织 * 个,其中:镇级 * 个,村级 * 个。2022年末全市农村集体资产总额 * 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 * 亿元,非经营性资产 * 亿元;集体土地总面积 * 万亩,其中:农用地 * 万亩,建设用地 * 万亩,未利用地 * 万亩。
截至2022年12月底,全市登记入账集体经济资产总额 * 亿元。其中:流动资产 * 亿元,农业资产 * 亿元,长期投资 * 亿元,固定资产 * 亿元,无形资产 * 亿元;负债合计 * 亿元,所有者权益 * 亿元。
2022年,全市实现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 * 亿元。其中:经营收入 * 亿元,占比 * %,发包及上交收入 * 亿元,占比 * %,投资收益 * 亿元,占比 * %;其他收入 * 亿元,财政补助收入 * 亿元;经营支出 * 亿元,管理费用 * 亿元,其他支出 * 亿元,实现集体经济收益 * 亿元。
全市集体经济收入呈现以下特点:收入平稳增长。全市村集体村均收益 * 万元,集体经济收益增幅较2021年全年数 增长 * %,集体经济收益“稳”的态势不断巩固。收入幅度可挖掘潜力较大。资产收益率仅为 * %,每百元资产获得收益 * 元,资产效率可提升幅度空间较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其中集体经济组织外部投资和当年财政补助收入占总收入的 * %,由于各级政府关注度高,新型集体经济在起步阶段,获得了政策性扶持的大量资金。廉洁支出风险预期好。收入费用比 * %,每百元收入列支支出 * 元。 * 市全面推行村级财务采取镇级监管、村本级“四议两公开”、“银农直连”系统监管和村级财务公开App群众监管的四重监管体制,有效遏制了胡支乱花、侵害群众利益的违规支出现象。
二、全市农村集体资产监管面临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