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写材料用典】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文库集
【写材料用典】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20
年度会员
付费阅读

【例文】 古人讲:“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渺小脆弱的。正因为如此,对于勇敢面对自然挑战,以非凡毅力战胜困难、抵达目标的攀登者,人们总是心怀敬意。“海到无边天是岸,山至高处人为峰。”所谓“山高”,只是相对的,当人站在山上,山就在脚下。无论做任何事情,只要我们迎难而上、坚持到底,就一定能把困难踩在脚下,实现自己的目标。 (解放军报《山高人为峰》)

【典故】 出自宋代苏轼《赤壁赋》,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释义】 意思是,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样渺小。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