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知一重非,进一重境

【写材料用典】知一重非,进一重境-文库集
【写材料用典】知一重非,进一重境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20
年度会员
付费阅读

【例文】 “知一重非,进一重境。”广大党员干部要勤于审视自我、解剖自我,敢于直面问题,以“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的危机感,拿出刀刃向内的勇气和即知即改的作风,不断磨砺完善自己,提升政治境界、思想境界和道德境界。 (中国纪检监察报《改过宜勇 迁善宜速》)

【典故】 出自清代袁枚《续诗品·勇改》,千招不来,仓猝忽至。十年矜宠,一朝捐弃。人贵知足,惟学不然。人功不竭,天巧不传。知一重非,进一重境。亦有生金,一铸而定。

【释义】 意思是,知道一层不足,就意味着抵达一层新境界。该句从诗词创作联想到做人,亦应以境界为最上,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觉悟、精神修养,把人做得更好。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