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县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对县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工作的调研报告-文库集
关于对县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工作的调研报告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20
年度会员
付费阅读

按照县人大常委会 2024 年监督工作计划, 2024 年 9 月下旬,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X 带领调研组,深入县应急指挥中心、县应急物资储备库、县综合救援大队和部分乡镇、企业,通过实地查看、走访座谈、查阅资料等方式,对我县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工作开展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全灾种、大应急”的目标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树牢 安全发展 理念,强化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有效应对各类灾害事故,全县防灾减灾、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一)应急管理机制逐步理顺。 机构改革后,我县结合自然灾害频发 多发等 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充实 X 县应急委员会、防灾减灾委员会,建立 1 + 4 应急管理指挥体制,厘清了“防”与“救”的关系。建立了联席会议、信息共享、联动处置、救援队伍调动、联合防范、力量联建、舆情应对等多项工作机制。各乡镇也组建了综合救援服务中心。全县初步形成了统一指挥、 专常兼备 、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指挥体系和应急救援机制。

(二)应急队伍建设初见成效。 组建了县乡综合救援队伍( 8 支 165 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应急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专家库、企事业专兼职队伍、驻地军事力量 5 类队伍,依托县消防 救援局 组建了县地震救援分队、山岳救援队、水域救援队、石油化工救援队,形成了基本完备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各乡镇建立了以乡镇干部、党员、退伍士兵、民兵预备役人员为骨干的“一队多能、平战结合”的综合基层救援队伍 7 支 950 人,形成了“面上全覆盖、线上成规模、点上能攻坚”的应急救援力量格局。县乡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成一年来,圆满完成辖区内火灾扑救、抢险救援,参与应急处置、执法辅助、集镇管理等任务,实现了“小灾不出乡、大灾不出县”。

(三)应急救援能力不断提高。 预案体系逐步完善,制定了县级自然灾害、安全生产领域专项应急预案 9 个,部门各类配套预案 43 个,乡镇、村(社区)各类基层预案 151 个。各有关单位、企业、学校结合实际也制定了相关应急预案,形成了多层次、覆盖广的应急预案体系。每年组织“应急使命-防汛山洪地震地质灾害综合应急演练”,督促指导各乡镇、县级各部门开展群众转移避险应急演练 771 场次,参与演练人员 47310 人次。

(四)信息系统建设稳步推进。 2021 年以来,共投入资金 X 万元,用于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和运行维护,基本实现了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信息系统数据整合、互联互 通与信息共享。通讯设备有了较大改善,视频会议系统完备畅通,初步完成指挥中心扩容建设和“双调度”视频会议终端测试,综合指挥调度系统基本建成,可直接调度到各乡镇各村委会。 2021 年以来,共通过平台发现违法违规行为 1450 次,纠正和整改隐患 1420 条,立案查处 12 件,罚款 X 万余元;累计对纳入监控范围的 54 家企业计量监控运输车辆 375667 辆(次),实现税收入库 X 万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应急管理机制尚不完善。 应急响应启动机制不够顺畅,统一作战指挥平台作用发挥不够,协调联动机制还未建立,各层级、各部门之间仍然存在数据孤岛和信息壁垒,各类救援力量条块分割,应急处置、协调联动、资源调度的综合能力不强。防与救的责任衔接不够通畅,部门职能交叉重叠或脱节空档的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存在。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2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