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公立医院审计?

如何开展公立医院审计?-文库集
如何开展公立医院审计?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20
年度会员
付费阅读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是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而在我国医疗服务资源中占主体地位的公立医院改革因其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政策性强,成为改革的重点。因此,积极开展公立医院审计,反映公立医院运营管理中存在的新问题、新情况,深入分析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提出审计建议,促进公立医院改革,对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保障百姓的切身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公立医院审计的目标

公立医院审计应把握“摸清总体、揭露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提高绩效、维护安全”的总体目标,围绕“财务、业务、政策”三条主线,明晰具体审计目标。一是摸清医院业务和财务运营基本情况及管理现状,了解医院存在的与改革不相适应的问题;二是揭示医院在服务收费、财务资产管理等方面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促进有关单位和人员严格遵守财经法律法规;三是掌握医疗配置和布局情况,揭示医疗资源配置和布局对百姓就医的影响;四是关注相关政策对医院发展的影响,揭示医院在管理和运行体制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深入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促进医疗卫生单位的规范管理和健康发展,为政府完善医疗体制改革提供参考信息和决策依据。

二、公立医院审计的重点

(一)财务收支情况审计

1.关注相关改革政策落实和执行情况有效性。重点审查医院治理和决策机制是否健全,在医院发展过程中,是否存在盲目扩大规模、负债经营以及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等问题。2.关注收入的完整性。重点审查各项收入是否全部纳入财务部门统一管理核算,杜绝“账外账”和“小金库”。3.关注医院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真实性。重点审查医院成本归集和分摊情况,是否存在以虚增成本隐瞒收入的问题;支出审计中,除关注支出的真实、合规外,重点关注医院薪酬分配的合规性,促进分配机制的完善。4.关注医院取得的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重点审查医院收支规模、来源渠道和资金性质,重点分析财政资金投入的结构方向,是否存在违规使用财政专项资金、资金闲置等问题;分析医药收入所占比重和增减变化,反映“以药养医”的情况;分析医保资金的收入比例,反映医保支付方式存在的问题,并探析原因,促进相关部门推进医保相关制度改革。 5.关注大型医用设备的配置管理情况。重点审查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的使用情况,从推动资源共享机制建设的角度提出建议,促进和提高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益。

(二)医疗服务收费和药品价格审计

1.对药品的合规性审计,审计医院是否按照国家规 定进行定价,是否严格执 行药品加成政策等内容。重点对政府定价药品销售价格进行审查,揭露违反国家价格政策,超最高零售限价售药行为;对医院参加药品集中采购招标的药品进行检查,揭露中标采购药品未执行招标临时销售价的行为;对市场定价和医院自制药剂的销售价格进行检查,揭露无医药主管部门价格审批依据或高于审批价格销售的行为;审查医院临床试验药品的种类、数量,使用试验药是否向患者收费;对医院药品销售收费业务流程进行审计,审查药品收费的真实性,揭露管理混乱、向患者违规收费的行为。 2.对医疗服务收费的例规性审计,重点关注医疗服 务项目地是否未经批准收费,是否存在超标准收费、重复收费、分解收费,免费项目收取费用等行为。 3.对医疗器械采购和医疗耗材使用情况收费审计,重点审查一次性医疗耗材的购置和使用收费情况,是否建立健全医疗器械采购管理机制,监管是否有效,是否严格按照规定加价、收费,是否存在重复使用、违规采购和盲目采购的行为,揭示医院医疗服务和药品在价格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促进医院补偿机制改革的推进。

(三)业务合同审计

把医院业务合同单独作为审计事项,目的是审查有无商业贿赂等违法违规活动,主要包括药品采购、设备采购、器械采购合同等,此外 还应关注与基建、装修相关的合同。重点关注合同签订的要件、程度、竞标方式及相关内容是否合法合规、真实有效,进而关注采购、总务、基建、药品耗材使用量大的部门,以及相关科室及人员在临床活动中有无收受企业及其经销人员给予财物、回扣或提成的行为,加大对商业贿赂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促进加强信息公开、医疗收费、财务管理等防控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建设,达到防止医疗领域商业贿赂的效果。

(四)信息系统审计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8 分享